一、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主要内容?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饮食理论、饮食审美、饮食神髓、饮食风俗、饮食流通以及烹食历史、风味流派、传统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此外对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梳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之地。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向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三、中国现代饮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风味多样:中国国土面积较大,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热带季风气候等多种气候区,不同的气候孕育不同的物产,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就形成了饮食文化的风味多样。在中国一直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这么多年来南北一直对豆腐花以及粽子是甜是咸存在争议。
四季有别:在古代历法中早已形成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对我们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我们一直讲究什么季节吃什么,也就是所谓的“时令”。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直是我国农业的规律,比如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这种吃法。我国也有沿海城市,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出海捕鱼,冬季则为休渔期,也算是为后代子孙做了考虑。
讲究美感:人们总是对美的事物有好感,食物也不例外。中国的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色”排在了第一位,便是人们对食物的第一印象。人们对于吃的总是煞费苦心地呈现出它最美好的姿态,就算一个南瓜、一个萝卜,也能雕刻出精美的形状,对于食物的摆盘更是讲究。
注重情趣:中国的饮食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还对菜的命名费尽心思。一般都会赋予食物带有吉祥、美好寓意的名字,使人们在食用的时候感到开心快乐,例如“红烧狮子头”“阳春白雪”“龙凤呈祥”等菜名。
医食结合:古代的中医可谓是十分重要,人们不仅单单靠吃药疗养身体,还把中医与食物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食疗。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我和弟弟的身体不太好,母亲就经常给我们煮天麻鱼头汤,平时煮鸡汤也加入一些灵芝。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是单调的“良药苦口”,而是通过美味的食物来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四、中华民族有悠久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种艺术,涉及饮和食两个方面。“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的酒和非酒精饮料的茶;“食”则是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构,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皿、饮食礼仪、食疗养生等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饮食之所以是文化,首先是饮食是与人生存同步的历史现象,人的历史就是饮食的历史。其次,每种菜系都有一种文化,无数的厨师和文人墨客的心血。再次,食物现象有一种丰富的结构。
早在原始农业开始以前的采集、渔猎生活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日常食用食物的一些种类具有超越一般食物意义的特殊能力。医药学的最初就是孕生于原始人类的饮食生活之中,这可以说是人类医药学发生和发展的一种规律。
五、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文化有哪些?
一、少数民族饮食白族
白族人民善于腌制火腿、香肠、弓鱼、猪肝醉、油鸡、螺狮酱等品种繁多的食品。妇女尤擅制作蜜饯、雕梅、苍山雪炖甜梅。白族人民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每逢客至,首先邀请上座,随即奉献烤茶、果品,再用八大碗、三碟水果等丰盛的菜肴款待客人。
二、少数民族饮食回族
回族菜,一名清真菜。清者,洁如澄水,明如满月;真者,言无虚假,行无伪诈。要做到“清真”两字,从人到事,遍及至物,都须如此。清真膳食,擅烹牛羊肉,名菜如“烤全羊”、“涮羊肉”、“烤羊肉”。这些都是清真菜的代表。其他如满族菜、蒙古族菜、藏族菜、朝鲜族菜等,亦各具特色,这里不一一详述。本篇精选各少数民族传统菜肴,品种花样多,各有特色,以飨读者。
三、少数民族饮食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人民善于烹调,已形成“壮味”。每年旧历6月24日是壮族的火把节,在庆祝宴上,除了家养畜禽类菜肴外,席上必有野味。在这个节日里,各家各户竟献绝技,名菜佳点层出不穷。如“火把肉”,“皮旺糁”、“清炖破脸狗肉”、“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等。
四、少数民族饮食苗族
苗族人民喜爱养狗,因此,也擅长于烹制狗肉,不论炖、烤、卤、酱,都有浓香味扑鼻而来。狗肉鲜嫩、味美,兼能温补气血。如“瓦罐炯狗肉”、“清汤狗肉”就是苗族菜肴的代表。
不同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都是不同的,这些习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流传下来,对于当地人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要遵守当地人的各种习俗,而且对于民族有需要注意哪些风俗习惯等知识都要了解,可以登录佰佰安全网来了解这些景区安全知识。
五、少数民族饮食蒙古族
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肉、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
最具特色的菜肴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人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六、少数民族饮食满族
满族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东北满族大多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饽饽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各种黏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的。含糖、油较重的“萨其马”是满族人喜食的特色点心。冬天,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食用油以豆油、猪油和苏子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