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赏的古人500字作文
在我国唐朝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才华横溢,文章风采,名震天下,被后人尊称为“诗仙”.说到这儿,想必你已知道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性格豪放,游历我国大江南北.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他一生留下了诗文千余篇,我们从小就朗朗上口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就出自他之手.
从小我就背诵《唐诗三百首》,其中很多都是李白的诗.可以说我是读着他的诗长大的.可当时我对他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唐朝时的一位诗人.上了初中,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我对这位“诗仙”产生了浓厚兴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不见黄河滔滔之水仿佛从高高的天上涌出,一泻千里奔腾到海不再回返.不仅描绘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更仿佛是诗人狂放性格的写照.短短两句,就写出了时间流逝的飞快,这不更体现了李白的才华横溢么?
也许有人会说:“李白不就是诗写得好一点么,有什么了不起!”的确,李白没有显赫的政绩,更没有惊天动地的疆场征战,只是古代多如牛毛的诗人中的一个,然而,却没有人敢说他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为什么?因为他直抒胸臆的呐喊,他吞吐宇宙的豪情,他光照千秋的才华……历史的卷轴将他留在熠熠闪光的那一页,他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李白曾被召至长安,供墨翰林.唐玄宗赏识他的才华,可皇宫内的权贵纷争使李白感到厌倦,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离别》后弃官而去,继续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李白那藐视丑恶的慷慨心声.
如此伟大的诗人,一生中也有低谷.他曾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面对自己的人生,李白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他重新树立起了对自己前途的信心,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名人故事500字(中国)(要有小标题)
名人读书故事500字
【篇一:喂鸡求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祖籍绍兴,生于淮安,是中国共产党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向为世人赞誉.
其实,天才出自勤奋,天才是勤奋之果.
1914年,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上
发表了《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就已经崭露头角.老师评价此
文时说:“心长语重,机畅神流.”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
周恩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乳母常常给他讲故事,教他劳作.后
来,他过继给叔叔.婶婶天天教他识文断字,写字作画,把童年时代的周恩
来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陶冶
了他的情操
上学后,周恩来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激励自己.每天,
他完成作业后,就博览群书.他一边读,一边摘录名言警句,还写读书心得.
他常常读到深夜,大地沉沉地入睡了,他还在书海里邀游.
少年周恩来就胸怀中华,放眼世界.他的作文经常联系国家和国际大事.
有一次,他看了白人资本家贩卖黑人孩子的《汤姆和琼斯的故事》,为黑人
孩子的悲惨遭遇而流下热泪,同时对资本家的罪行而义愤填膺.于是,他带
领同学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黑人孩子,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怜悯和同情;一
封写给白人资本家,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与抗议.
1911年暑假,周恩来从天津到东北探亲,接触了一位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的老人.老人隐居乡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很多感时纪事的诗篇,抒发
忧国忧民的情怀.老人发现周恩来对时局有精辟的见解,对人民有深厚的感
情,便多次带他到烟笼山,并即兴吟诗抒怀:“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
兮在尔少年.”他对老人非常敬重,把老人的嘱咐深深记在心中.当他离开
时,老人特意写了《赠周恩来》和《赠周恩来南归诗》5首,列举历史上的
著名人物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练,成了“非常之才”、成就了“非常之业”的
故事,意味深长地赞扬和激励周恩来.
在中华这块沃土上,周恩来迅速成长起来.他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学生
运动,并且成为学生领袖,积极地宣传马列主义,参加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
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