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姓的广东人来源和历史?

黄姓的广东人来源和历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54 更新时间:2024/2/27 19:46:31

说到黄姓这个姓氏,可以说很熟悉,在我家乡附近就有一个村子全部姓黄的。在读书的那几年,也遇到了很多黄姓的同学朋友,记得大学的宿舍里就有两个舍友是姓黄的。可见黄姓在我身边是十分常见的,的确,这个姓氏在中国发布很广,其中以广东为最,广东省黄姓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可见这个数量之多,现在黄姓在全世界有6000万人左右,在中国大陆有2300万,是中国大陆的第七大姓,是广东和香港的第三大姓。黄姓可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那么这么古老的一个姓氏是怎么起源的呢?有什么历程?历史上有什么名人呢?下面我们就来细细了解!

黄姓起源:商末时期在河南潢川建立黄国

说到黄姓的起源,就得提到伯益,伯益是帝舜世代东夷部落的首领,由于他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分别是徐氏、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黄氏的先人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贡献,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认为楚国不会攻打黄国,后因置之不理和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关于黄国的古城,文物专家有相当的考证,该遗址现在位于河南省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淮河南岸小黄河西岸。这个古城虽然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世面的城墙依然存在。城内还遍布春秋文化遗物。从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研究看,周代的黄国在今潢川确凿无误。

少昊

关于黄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出自少昊之后,少昊金天氏的苗裔台骀。世代都是水官之长,颛顼是受封于汾川,其后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不过其亡国后的情况已不可考。

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的由来

河南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之后,其族人散居到各地,有的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像今天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的据说就是因黄姓人口迁居此地得名的.

黄姓族人的迁徙及族群

战国后期以来,江夏郡一直是黄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故其族人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所以才有“徽流江夏,景焕阳春”的堂联。

汉代以后,黄氏因为任官等原因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南迁到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迁到河南固始南阳等地。

晋代时期,黄氏开始入居福建。晋代时期从中原入福建的13个姓氏中,第二个就是黄姓。由于中原士族的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加广泛,与此同时,它已经成为和胡、林、陈、郑、丘、何、曾等八族潜入闽,成为后来的闽八大姓之一。

唐宋时期,黄氏的郡望又有新的发展,主要有江夏、栎阳、汉东、上谷等。

经过魏晋到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黄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的望族。

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黄潜善的人,他由九个儿子散处广东,以梅州居多,后发展成广东的大姓。

北宋末,金兵攻入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大姓,其分支还有漳浦、饶平、陆丰等地。

宋元时期,黄氏在福建开始旺盛,至明末清初,黄姓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黄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台湾的黄姓仅次于陈林,居第三。

黄姓堂号和郡望

郡望:

江夏郡:治所在安陆(今湖北省云梦)。

会稽郡:秦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黄昌之后。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巴东郡:治所在鱼复(今四川省奉节东)。

洛阳郡:即今洛阳,为江夏分支。

晋安郡:治所在福建侯官

堂号:三忠堂,山谷堂,江夏堂,宽和堂等。

黄姓名人

黄氏英才辈出,历代涌现了一些颇有建树的人物。

黄道婆

黄石公:秦代末年,熟知兵法,与鬼谷子齐名。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历史名人黄宗羲: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他学问渊博,在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成就卓著。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黄慎: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是清代画家,善于画人物,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庭坚书法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继光:抗美援朝的战役上的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

黄家驹:中国香港已故著名歌手,原创音乐人、吉他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急求作文<我的成长故事>三千字,大学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的记忆里,成长是拔节的玉米秸,每经历过一件难忘的事情,我就长高了一节,又长大了一岁。翻开我的成长记录,看到六岁时学骑自行车时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不由得笑出了声。六岁那年,看到邻居姐姐经常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潇洒地转来转去,我非常羡慕,就央求爸爸也给我买了一辆。趁热打铁,开始练习学骑自行车。我这样的

  • 成语"手不释卷"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只有一个:而立之年,拼音[érlìzhīnián]【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战国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

  • 手指斗和簸箕的顺口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的手指纹斗和簸箕顺口溜是:“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销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坐着走(当官),九斗十斗享清福。”一斗穷,二斗富,三斗销豆腐,四斗捉狗屙,五斗高官做,六斗磨刀枪,七斗杀爹娘,八斗八,敲菩萨,九斗九,做太守,十斗全,生个小囝中状元。

  • 三国演义大乔是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大乔是东汉末年的人,是小霸王孙策的老婆。在孙权称吴大帝的时候,先尊称孙坚为皇帝,然后是孙策只给了王,也没有封孙策大乔的封号,据估计公元224年时大乔可能已经死了。那样的话大乔不能算是吴国人。三国演义大乔死在公元221年前,大乔属于东汉末年的人物。大乔小乔,并称二乔,历史上没有真名的记载,真名

  • 为自己快要毕业好好学习的小作文30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篇一:快毕业了一想到再过三个月,我就要结束我的小学生涯,和曾一起学习的同学,朝夕相处的老师告别,也可能将会永别,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曾经的校园,曾经的老师和同学,走在校园内,我的小学生涯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清楚的记得,六年前,怀着对校园生活的好奇,童年的我背着书包,踏进了校园,迈出了我人

  • 三年级抗战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

  • 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完整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舍身挡水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西安音唱幼儿教育中心园长赵女士立即将孩子紧急撤离。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是本次汶川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外出办公,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

  • 精忠报国30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精忠报国的故事【近义词】尽忠报国【相反词】卖国求荣【押韵词】一予一夺、永垂竹帛、恩威并著、着于竹帛、句斟字酌、移船就泊、衣单食薄、耳鬓斯磨、心软意活、兴致勃勃、......【歇后语】岳飞背上刻金字【英语】serveone'scountrywithunreservedloyalty【成语故事】北宋末年

  • 小英雄故事的名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小英雄故事的名字有以下这些:1、张嘎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嘎子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连长钟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

  • 语文演讲古代历史故事50字带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