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名人李铭熙,武隆江口上街人,清光绪年间中进士,先后任户部尚书,浙江吏司主事,中宪大夫等职。向仲怀:男,1937年出生,重庆武隆人。蚕学、蚕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先后主持国家及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家蚕基因库,主持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王祯学男出生于1942年12月,重庆武隆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职。2000年9月从学校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和信息安全“产、学、研”平台建设工作。在学术专长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事建模与辩识,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研究生,6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国家科委、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其中有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著作两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近年来重点从事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控制等问题的研究,已发表《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数学方法》、《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的数学方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率描述及基本特征》、《信息系统风险控制与耗费成本》等学术论文多篇。洪孝达男,1943年6月生,重庆市武隆县人。重庆市武隆县平桥职业中学一级教师。1994年涉足书坛。其作品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数十次入选,并获一、二、三等(金、银、铜)奖及优秀奖40多次。作品及传略入编《中日书法作品汇观》、《国际现代书法集》、《当代世界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国诗书画印精品集》、《20世纪世界书法作品鉴赏》、《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等50部典籍。作品曾多次赴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美国、巴西等地区和国家交流展出,被多家文博单位及艺术国体珍藏。曾应邀参加《当代书法家谈章法》、《中国当代书家代表作临写举要》等书的编写工作。特邀入编《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获“世纪末艺术成就奖”。系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艺术家学部委员、中国逻函大艺术系兼职副教授等。获“慈善艺术家”、“当代百名优秀书法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余乐平,身高2米15,体重135公斤,武隆体育第一人,篮球成就居功至伟,90年代国内赫赫有名的中锋,效力于浙江万马俱乐部,现退役做万马二队教练,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1999年5月,获99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王称号。文化界方面的有张鲁,男,52岁,汉族,生于重庆武隆,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大中文系,重庆电视台编导,一级编剧,重庆市优秀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与同仁发起创建重庆电视台青年摄制组,历任编剧、导演。至今已有作品百部集以上。1983至1986年,就获得了飞天奖一等奖和最佳编剧奖。1987年,35岁的张鲁正值事业上大展宏图之际,却因车祸导致身体高位截瘫。在经过数年的精神沉沦以后,张鲁又重新振作、面对现实,在事业上做出了一番更加突出的成绩。1991年起,编导、编剧的电视剧先后获得飞天奖电视连续剧一等奖、首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一等奖、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首届中央电视台优秀电视节目展播一等奖、年度电视剧最佳编剧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1994年至1996年,策划、导演了反映贫困山区儿童就学情况的53集长篇纪录片《跨世纪希望》,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他还在拍摄记录片的三年里,积极推进有关方面在老少边贫山区建立希望学校15所、希望书屋数十所,扶助上万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2002年以来,倡导重庆电视台实施“新世纪希望”电视行动,任大型纪录片《新世纪希望》总导演,推出了3部共50余集纪录片,其中2部获中国电视“彩虹”奖一等奖、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一等奖。同时,为西部贫困地区兴建音像电子馆和农科教示范点90余所,使数以十万计的农民受益。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家,1999年获首届中国百家“五好家庭”称号,2002年荣获由中国残联、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中华文明奋进奖一等奖”,2004年荣获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奖作品:《巴桑和她的弟妹们》获85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本人获“最佳编剧奖”;《希波克拉底誓言》蝉联第七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编导的电视剧《高空跳板》、《昨天,昨天的故事》《黑豹突击队》,获“飞天奖”集体荣誉奖、提名荣誉;《无人知晓的世界纪录》获“飞天奖”三等奖;电视连续剧《悬崖百合》获“飞天奖”儿童连续剧二等奖;《南行记》获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熊猫”奖、“飞天奖”最佳连续剧奖、“首届中国电视剧展播最佳电视剧奖”,本人获“最佳编剧奖”。张春林(又名金令),男,1970年生,重庆武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997年进入传媒业,先后供职于《西南工商报》、《重庆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曾任《消费导报》社会新闻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四川日报》新闻专刊部副主任、热线工作室主编、社会新闻部副主任等职。已采编新闻稿件600多万字,新闻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长江商报》、《重庆商报》、《西南工商报》等媒体。新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工商记协新闻奖作品一等奖、全国省级党报群工记协新闻奖作品一等奖、四川省新闻奖作品一等奖等全国和省级新闻奖10余次;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城市党报群工记协新闻奖论文特等奖、四川省新闻奖论文一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给本科生讲授《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网络新闻学》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新闻业务专题研究》等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重庆市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报业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等3部,主编学术专著《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1部,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已在《新闻记者》、《中国记者》、《当代传播》、《中国报业》、《新闻战线》、《西北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从事传播与发展研究、新媒体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等。朱绪超,笔名汉唐明月,1968年出生于重庆武隆仙女镇人,汉族,大学本科。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和出版各类文学作品800余万字,曾出版长篇小说《暗流》、《迷茫》多部,现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20余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新闻从业近20年,做过两家综合类报纸的总编辑,早年曾在军队服役,曾供职多家报业集团。居成都,自由作家。王少雄,男,汉族,1950年12月生,重庆武隆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1968.12-1971四川省武隆县羊角公社知青;1971-1972.04四川省涪陵中心航运管理站工人;1972.04-1975.09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学习;1975.09-1986.04成都地质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党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其间:1978.07-1978.12月在中央团校青年理论班学习;1983-1984大连工学院高校德育师资班学习);1986.04-1988.09四川省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88.09-1993.09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3.09-2000.08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其间:1996至1997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1996至1999年在中央党校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学习);2000.08-2002.03成都市委副书记、副市长;2002.03-2002.05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2002.05-2007.06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07.06四川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中共十六大代表。武隆历史悠久。史前1982年7月27日,在江口镇蔡家村盐店咀,发掘出一件用青砂石磨制成的石斧(长15.5cm,宽9cm,呈椭圆条形,上端有一处带凹斜形的地方,便于大拇指使力),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石斧,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证明早在5000年前,武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已有人类活动。古代春秋时武隆为巴国地,战国时属楚国黔中地,秦时属秦黔中郡,汉代属巴郡管辖。蜀汉时期,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在今县境鸭江地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今彭水)。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涪陵县置武龙县,治地在土坎乡,隶属涪州。明洪武十三年,改武龙县为武隆县仍隶涪州。清康熙七年(公元1913年)并入涪州,设武隆巡检司,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改武隆巡检司为分州。近代民国2年(1913年)2月,涪州改为涪陵县,武隆分州称武隆分县。民国31年(公元1942年)7月1日由涪陵分出第五区,建立武隆设制局,隶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34年(公元1945年)1月,武隆设制局升格为县,隶属未变。现代1949年12月5日武隆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巷口镇,隶属川东涪陵区行政专员公署。1984年涪陵设市,武隆县为涪陵市下的一个县1997年1月,涪陵市由重庆市代管,涪陵市成为重庆市下属的一个县,由重庆市涪陵市代管。1997年重庆直辖后,武隆县由重庆市直管。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重庆市武隆县有那些名人?做为家乡却不知道?
更多文章
关于中华文化的主题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4.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6.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7.秉承祖先智慧,传
谁发明了鞋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鞋起源于何时?又是由谁发明的呢?现在无从考证,但历史表明,我国不仅是服装文明古国,也是制造鞋的文明古国。大约在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在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时,也缝制兽皮鞋子,用以护脚,追寻措物。鞋,是履、靴、鞋、屐的统称,古时称(音榻)、(音洒)或履,也有称为履除了WilliamAlfredQu
5部高分人物传记纪录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个人看的人物传记类纪录片比较少,这几部是个人觉得还不错值得一看的。《梁思成与林徽因》豆瓣评分9.4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一对著名夫妇的人生轨迹和中国近现代的激荡史密切交织,该片同时也记录了我国建筑史从无到有到辉煌的过程。梁思成到美国后学习了西方的建筑历史,他发现西方各个时期的建筑
历史上的马姓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一、历史上姓马的名人1、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2、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军阀、
郑成功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郑成功的故事一:年幼器识郑成功的故事二:剑井郑成功的故事三:焚儒服郑成功的故事四:剑潭这个上讲的很清楚的,你看看吧。。。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著“轰隆”一声巨响
如何学习跨文化交际学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一、注重文化差异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
关于错别字的小故事3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买命古时候有一个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托人给家中捎去家书一封,顺便请对方给自己带回需要的东西。可是当他夫人看到信时着实被吓了一回。信中写道“……此地多雨,吾因未买命,故易得小恙,今日请君返家,代为我买命,切切……”其实这个老兄将雨伞的“伞”(繁体为“”),错写成了生命的“命”了,闹出了笑话。以前在山东,有
郑成功的故事8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事迹流传着很多故事。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郑成功背后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郑成功郑成功简介:郑成功,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幼名福松,因受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故世称“国姓爷”,又因受永历帝封延平王,故也称“郑延平”,162
简述历史人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般要介绍这个人的背景、比如家庭状况,时代背景等,另外还包括这个人的生平简介,做了哪些知名大事,以及一些逸闻趣事,尤其是在当时社会中,取得了哪些成就或者作出了哪些贡献,对于坏人,就要说说做了哪些坏事,最后再加上一些后世著名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评说,大概就是这些,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鼓励鼓励~~~
阳光文化传播靠谱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还算是靠谱的,深圳市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瑛,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新田社区彩田路3030号橄榄鹏苑B座2层彩德城购物中心二层ZL2-006A\B\C号铺,经营范围包括:动画设计、漫画设计;文化项目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策划咨询;会务策划;翻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