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文化故事(中国的文化故事有哪些)

中国的文化故事(中国的文化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3/12/22 19:06:09

中国食神文化故事?

饺子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中国李宁的文化故事?

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的主火炬手,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金牌之王,24年时间,从国际体操王子到中国第一运动品牌的创始人、慈善家李宁前日成为《芭莎男士》“封面男郎”,他在接受专访时首度全面披露了自己20年来的从商经历。他说,他只是一个最有运气的从商运动员而已。

1988年败走汉城促使他正式退役从商

1984年,新中国派出了第一支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并奇迹般地夺得了15枚金牌。李宁独揽3金2银1铜六枚奖牌,中国沸腾了。

也是在那届奥运会上,李宁与健力宝集团高层有了第一次接触。

4年之后,汉城奥运会,在关键的吊环比赛中,李宁意外失手摔了下来,从偶像之巅猝然跌落。回到北京的李宁独自地从一条偏僻的通道悄悄出关……

1988年12月16日,李宁在健力宝赞助的告别晚会上宣布退役。翌年,他接受了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聘书。又过了一年,中新(加坡)合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挂牌成立,李宁出任总经理。

1990年青藏高原亮相5亿观众知道了李宁牌

1990年8月,身穿白色李宁牌运动服的李宁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第11届北京亚运会圣火火种。为了拿下亚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的承办权,李宁拿出250万元,但他获得的回报是,有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媒体知道了李宁牌。

此后,李宁牌发展得愈加顺利,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当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穿着李宁牌运动服出现在开幕式上时,李宁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回忆道:“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此生最大的荣誉,那种成就感超过了我以前所获得的所有奖牌的总和。”

在通过这次精彩的亮相进入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巨头们视野中的同时,李宁也认识到未来对手的强大,因此在1994年初,他请到北京的股份制改造专家刘纪鹏为公司做未来的规划。

根据专家的建议,李宁1996年初将公司总部从广东迁到了北京,并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彻底告别了健力宝。

2004年香港上市家族身家高达16亿元

2004年6月28日,李宁集团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李宁家族控制着46%的公司股份,其身家高达16亿元。那天,他面对媒体淡淡地说道:“我不是一个明星偶像,我只是一个拥有十几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一个商人。”

而在与李宁并肩同行12年的张志勇看来,除了企业家和

中国有趣的酒文化故事?

故事一:

客人来酒店吃饭,问老板WIFI密码,老板说LYP82NLF,客人说这好难记,老板笑答“来一瓶82年拉菲,好记!”客人一边念,来一瓶82年拉菲,一边输密码,刚输完,只听“嘭”的一声,服务员笑着说:“您的82年的拉菲,88888元,已替您打开了,谢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流量多么滴重要!因为到处蹭Wifi,处处有陷阱!

故事二:

王菲在饭店吃饭,问老板WIFI密码,老板说LYP82NLF,是不是很难记?王菲笑了笑说,你是想骗我来一瓶82年拉菲吧,骗子,这个笑话我听过很多遍了,我不会上当的。老板摇了摇头,看着王菲说:“李亚鹏不爱你了,菲。”

故事三:

一个女人的车和一个男人的车撞在了一起,两辆车都严重受损,不过令人无比惊讶的是,两个人都没有受伤。当他们从车里爬出来后,女人说:“真是巧合得很,你是男的,我是女的;我们的车撞在一起,已经面目全非了,而我们却安然无恙。这是不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呢?它让我们以这样惊险的方式见面,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做好朋友,从此快快乐乐地过一辈子。”

男人说:“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们的相遇一定是命中注定的!”

女人又说:“看,我车里居然还有一瓶红酒!我这车都被撞得面目全非了,可这瓶酒居然完好无损,这是不是一个天大的奇迹呢!上帝是不是想让我们用这瓶酒来庆祝一下我们的好运呢?”说完,女人把红酒递给男人。

男人忙不迭地点头赞同女人的话,并打开瓶塞,一下子灌了半瓶酒,然后把酒瓶递回女人。女人接过了瓶子,迅速把瓶塞盖上,再递回给男人。

“你为什么一点都不喝呢?”男人问。

“我不需要喝,只需要静静地等交警过来就行。”女人好整以暇地回答。

中国皮影传统文化故事?

一块幕布、一点光源,两张方桌、五人戏班,幕布上,几张皮影在艺人操控下,伴随时而婉转、时而激昂的唱腔上下翻飞,演绎人间悲喜、神怪传说。

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相传,皮影戏源于汉武帝的爱情故事。汉武帝对爱妃李夫人的病故悲痛不已,齐人李绍翁在夜晚摆上烛台,拉上帷帐,操控貌似李夫人的人偶在帷帐上舞动。

始于两汉、盛于明清的皮影戏,生命力历经数千年不衰。2011年,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陕西被公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与地域文化融合,陕西皮影戏又有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秦腔、道情等十余种唱腔。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一带的华县皮影戏,以碗碗腔为主要唱腔,因其皮影造型丰富优美、雕刻细腻多变、染彩绚丽厚重、唱腔动听委婉而兴盛不衰。

魏金全出生在华州区的一个皮影世家,父亲魏振业是华州区四大皮影戏班社之一的光华社社长。在魏金全小时候,华州区活跃着近20家皮影戏班社。光华社邀约不断,最多一次连演86场。

18岁高中毕业后,魏金全正式跟着父亲学艺。华县皮影戏又称“五人忙”,由5个人配合表演,少一人演不了,多一人用不到。前声是指挥兼主唱,签手负责操纵皮影。上档、后槽以及下档均为乐手,配合演奏二弦子、铙钹、唢呐、大号、板胡、梆子、锣等乐器。

魏金全学习的是签手。挑、抵、推、拉、抖、捻、揉、拖、摇、翻转……他一遍遍练习这些技法,两年后才登台演出。

“让皮影动起来容易,‘活’起来难。”魏金全说,皮影没有表情,人物内心世界全靠签手表现。除了会技法,签手还要了解戏,哪一段讲什么内容、哪个人物是什么性格、该用什么动作表现,都要一清二楚。

演了小半辈子皮影的魏金全,也曾有改行的时候。在20世纪90年代,各种新奇时尚的娱乐活动在乡村兴起,皮影戏日渐式微。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皮影戏逐渐有了生存空间。魏金全在农村演出的机会少了,却走进了大城市、大剧院,甚至多次走出了国门,还收过十多名“洋学生”。

从去年10月起,魏金全在西安音乐厅里与脱口秀演员联袂给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皮影戏表演。

魏金全操控着的皮影孙悟空和白骨精被投射到270°环绕的投影巨幕上,在声光电特效的辅助下,传统皮影戏《三打白骨精》犹如一部奇幻短片,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沉浸式互动皮影秀《皮影笑传》是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联合陕西大剧院,以及西安本土脱口秀厂牌“唐蒜铺子”对传统皮影戏做的创新表达。演出将传统皮影戏用投影巨幕呈现,让皮影与脱口秀同台演出,形成传统艺术与潮流文化的跨界对话。

在魏金全看来,皮影戏“不变不行,变的太多也不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编排理念,但在演出中一定要展现传统的唱腔和操纵皮影的方式,而《皮影笑传》恰好保留了这两点。

在西安音乐厅北侧的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里,皮影的头茬、身段、神怪动物、桌椅家具、中景大帐等经过灯光照射展现出绚丽色彩,精细流畅的线条丝丝分明。舞台与博物馆,在一动一静、现代与传统之间,将皮影艺术的精致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故事?

一、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二、清明节,

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三、端午节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粽子与扒龙舟是普遍习俗。

四、重阳节

据传说,屈原主张德才兼备,富国强军,主张统一抗秦。

但是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被勒令离任,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在流亡途中,写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诗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

屈原看到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却不忍放弃祖国。

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伟大的爱国乐章。屈原投河后,当地人立即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人们担心河中的鱼会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五、中秋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犯了错误,仙人把吴刚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

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好词?

好词:贪得无厌、镶金嵌玉、山珍海味、失魂落魄、战战兢兢、死去活来、假心假意、安安心心、暗暗庆幸、和颜悦色、金光闪闪、乱蹦乱跳、暴跳如雷、无声无息、东歪西倒、白雪覆盖、喷珠吐玉、灿烂夺目、眼花缭乱、耀武扬威、东歪西倒、咬牙切齿、乌云密布、雷鸣电闪、震耳欲聋、电光闪闪、一心一意、冒冒失失、客客气气、有志者,事竟成、香飘四溢、强横威胁、

好句:但是,他却像贪婪的强盗一样,搜刮着人民的每一块沾满汗渍的钱币。渐渐的,班台丑陋的面容,变得端正而英俊;他那瘦猴似的身子,也一天天健壮起来。她那明朗的、纯洁的、银铃般的笑,真是能让死人重新复活,老人变得年轻。姑娘却像一只灵巧的小鸟,“格格”地笑着,飞快地跑着,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跳上宝座,一会儿绕过台阶。国王就像一只笨拙的狗熊,不是踢倒了椅子,就是碰破了额头。谁正直就是长官,谁慈爱就是父母。少年呀,你为我们除掉了吸血的恶魔,我们推举你当新的国王。这一夜,他又懊悔,又痛恨,又害怕,翻来复去睡不着。

中国结有文化故事吗?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中国结的历史渊源

中华儿女很久以前就学会了打结,而且『结』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结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重要性,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同时,他也是一门可供欣赏的艺术。在这里我小述一下中国结的历史发展,假如网友中哪位是历史学家,那千万别见笑小弟的才疏学浅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文化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有『骨针』的存在。既然有针,那时就也一定有了绳线,我们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应已具雏形。文字的最早的记录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而郑玄周易又注称;『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而在战国铜器上所见的数字符号上都还留有结绳的形状,由这些历史资料来看,绳结确实曾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也可说是文字的前身。穿著的习惯:最早的衣服没有今天的钮扣,拉练等配件,所以若想把衣服系牢,就只能借助将衣带打结这个方法。

中国文化遗址小故事?

国宝”的“偶然”发现

秦兵马俑是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

这年5月,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陕西临潼探亲。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夫人与之闲谈时提起,秦始皇帝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作为对西安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记者,蔺安稳对此深感好奇。

第二天,蔺安稳来到正在修复陶俑的当地考古工作者赵康民的工作室。赵康民正在修复一座陶俑,地上堆放着许多陶片。另一座已大体修复好的陶俑立在那里,高高的个头,同真人一般大小,雄赳赳,气昂昂,熟读史书的蔺安稳一眼就判定是秦代士兵的形象,是难得的“国宝”。

蔺安稳在家一个多月后,休假期满,回到北京,撰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报道。报道说,这批陶俑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实形象塑造的。秦始皇帝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同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特别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这批武士陶俑的发现,对于评价秦始皇、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有极大的价值。

在报道中,蔺安稳还指出,秦始皇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生产队随意在陵园掘土挖坑,开荒种地。出土文物中的金属制品,有的竟被当作废铜烂铁销毁掉,一些石制、陶制物品则被丢来抛去。

中国数学传统文化小故事?

一只蜗牛不留意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样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后爬了5米,蜗牛个性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

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最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

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四、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原文: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

  • 中国历史文化小故事(中国历史文化小故事真实)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

  • 历史人物小故事(历史人物小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唐伯虎学画》讲得是唐伯虎小时侯如何学画的故事。他小时侯学画非常刻苦勤奋,所以进步很快,但是不久,他就有了自满的心理,想停学回家了。沈周老师巧妙地帮他改正了骄傲的缺点,他更加认真、努力地学画,最后终于变成了著名的大画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就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否则就不

  • 苏武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苏武是代郡太守,华夏志士,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至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尊大汉为丈人,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单于。不

  • 中国文化故事手抄报(中国文化故事手抄报英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国宝”的“偶然”发现秦兵马俑是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这年5月,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陕西临潼探亲。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夫人与之闲谈时提起,秦始皇帝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作为对西安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记者,蔺安稳对此深感好奇。第二天,蔺安稳来到正在修复陶俑的当地考古工作者赵康民的工作

  • 清廉文化故事分享新闻稿(清廉文化故事分享新闻稿范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大义退玉璧西汉着名史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2、

  • 清廉文化小故事(清廉文化小故事20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

  • 文化故事分享怎么写范文(文化故事分享怎么写范文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快乐的一天,从你收到这个卡片开始,你要元气满满哟主要是按照事实情况来编写人文故事,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等等,感动人心的事迹等等月在我心中已溶成永远的寂寞。她总低垂着洁白忧郁的脸沉思着。星满天,但月只有一个,刀子在高寒之中体会着千年万年的孤单。于是,她不知疲倦地在清莹的水中寻找着她的同类,似她非她,但终

  • 文化故事分享怎么写文案(文化故事分享怎么写文案范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有些人注定是用来忘记的,永远不可能停靠在你生命里。越是这些来去匆匆的人越是会有意想不到的吸引力,明知道他只是过客,不会在我们生命里留下痕迹,但我们还是想飞蛾扑火一样无畏而勇敢的奔向他们。这段旅程是每个年轻人必然经历的过程,这种伴随着遗憾苦痛而又充满着惊喜神秘的时光就是青春分享视频的文案1.这就是我分

  • 文化故事分享怎么写标题(文化故事分享怎么写标题新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1、品读天下,梦圆未来。2、书不起就别看书了。3、慢时光里,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他人的故事。4、“艾”上阅读,书写梦想。5、爱读书,爱生活。6、开卷有益,艾美书香。7、艾晓草心待君会,美文妙语共欣赏。8、读好书,会(汇)艾美。9、爱读书,爱艾美。10、书香艾美,梦想天成。11、“艾”书的人,我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