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字以内描述中国历史?
一群人自西而来,跋涉两万多里,走走停停上万年,在昆仑遇冰封被困数千年,而后继续向东。最终,智人的又一火种在黄河流域点燃。
初时,周遭江河泛滥,先民们众志成城,除水患定九州,牺牲小我是必然和经常的事情,国重民轻由此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初的民族基因。
三千年混沌时光,圣人辈出促家国渐兴,百家争鸣引思想启蒙。
两千年峥嵘岁月,王候将相轮番风流,神州分分合合难得安宁。
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天下黎民兴亡都遭罪,纵使秦皇汉武荡平宇内又如何?
崖山之后,先贤的风骨日渐凋落在苦难之中。
甲午之后,智人后裔们在血与火中再次融合。
到了今天,往昔的荣光像粗重的鞭子抽打在这个民族的灵魂深处,但这个时代的人,早已没了古人的勇气和智慧。
这里的人们,用瘦弱的双手养育了无数英雄和恶棍,他们甘于奉献也被迫低头,惟独从来没对自己有过什么好。
六十四卦虽能解天地造化,五千载琴声却难抚华夏惆怅。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化过程?
读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见微而知著,观往以知来。让我们不忘记沧桑的来路,不迷茫于浩荡的前途。”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文明的演变史。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在文化自信形成的过程里,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发展进程。
每一个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延续、文明的创造都离不开新生代力量的成长,而我们该如何向向孩子们讲述中华文明史呢?米莱童书的作品《看文明:200个细节里的中国史》这是一本很好的启蒙作品,全书通过对文明进程中各领域的全景呈现,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变迁。这本书内容足够的丰富,讲述的内容在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同时,又描述了建筑、商贸、艺术、城市的发展。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受众,因为阅读人群为儿童,所以书里讲述的知识,浅显易懂的同时更是兼顾趣味性、启发性。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用简练的文字丰富的图画给孩子讲述文明的进程,让小读者们能够身历其境的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当然丰富的内容可以让孩子的生活与历史的因果进程相比较结合,看过往的发展进程,思考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
《看文明:200个细节里的中国史》这本书通过对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商贸、通信、艺术、城市八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变迁。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的本能,在饮食篇我们可以看到食物是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根基,通过不同时代,不同食物的出现与发展,了解我们的餐桌一点一点变得丰盛富足的故事。不同食物的出现,带动了不一样的烹饪方式更增加了炊具,陶器的发展,包括鼎的出现,酒具的发展,间接促进了工具的发展历程。
在服饰篇我们更是可以看到衣物发展的历程,从最初的遮蔽身体到后来身份的象征、生活习惯的体现,以及服饰所承载的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史,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巨大包容性和深远的影响力。不管是河姆渡文化中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古稻遗存还是后续发现的甲骨文、青铜器上遗存的金文,包括后来的秦始皇统一文字,汉字正式成为国家统一的文字并且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看文明:200个细节里的中国史》这本书更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向读者们展示了中华历史文明的发展,更全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丝绸之路带来的深远影响,中国的瓷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物质文明成果不断西渐,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变化。阅读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体验莫过于通过一张张的图画,展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细节,深入浅出的讲述这段伟大的历史进程。我们一边收获知识,一边见证,参与历史。
这本书就是打开中华文明大门的钥匙,整本书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精美的绘画简洁凝练的文字,给阅读此书的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在小细节里感受宏达的历史进程,阅读这本《看文明:200个细节里的中国史》就是一场探索之旅,感受历史脉动的同时,灵略中华文明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