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中哪些英雄的绰号是借助历史上的人物起的?

水浒传》中哪些英雄的绰号是借助历史上的人物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97 更新时间:2024/2/15 9:31:32

水浒传》中哪些英雄的绰号是借助历史上的人物起的?

小霸王周通,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小李广花荣等!

这里单单说一下花荣!

花荣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在梁山好汉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上应天英星。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银枪,一张弓射遍天下无敌手,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人称“小李广”,因善使银枪,又称“银枪手”。只因为义兄宋江抱不平而被小人陷害,后被好汉王英等相救,上了梁山。受朝廷招抚后,在对辽国、方腊战役中屡立奇功,然在大哥宋江被高俅等害死后,与吴用一同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

小温侯吕胜是根据三国名将吕布的绰号起得,赛仁贵薛胜是根据唐朝大将薛仁贵将军的名字取得,病关索杨雄是根据三国时期关羽的儿子关索的名字取得。小李广花荣是根据汉朝将军李广的名字取得。

美髯公。美髯公是朱仝的绰号,该绰号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关羽。与关羽一样,朱仝的长髯非常漂亮,故以“美髯公”为号。除此之外,朱仝的性格特点与关羽也非常相似,都以义薄云天、光明磊落而闻名。

绰号带有“虎”字的历史名人?

秦始皇

历史上属虎的名人介绍雄才大略秦始皇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开创这一伟大功业的人,就是雄才大略、赫赫有名的秦始皇

“江东猛虎”孙坚,即孙策,孙权之父。孙坚为长沙太守,江东猛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登场,为联军先锋大将。身先士卒,勇不可当,一路凯歌,在正史中斩杀大将华雄,击败吕布,率先攻入洛阳。由于孙坚勇猛,不但被董卓忌惮,也被袁绍袁术兄弟所嫉妒。孙坚不但勇猛,而且忠于汉室。在攻入洛阳后,见帝星不明,宫廷被毁,皇帝惨遭劫难,不禁落泪。后因不与袁绍玉玺,被刘表射杀。

“虎痴”许褚,曹操手下第一大将。许褚与典韦大战,不分胜负,后被曹操劝降。许褚在典韦死后,为曹操护卫。许褚作战勇猛,被敌军所忌惮,在渭水保护曹操,力战马超百回合不分胜负。后一人击退东吴大将韩当,周泰。被曹操称为,此吾之樊哙也!

“召虎”张辽,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在白门楼吕布死后,归顺曹操。此后,张辽为曹操冲锋陷阵,随曹操官渡战败袁绍,平定乌桓,斩杀单于蹋顿。后随曹操征战南方,在赤壁战败后保护曹操安全撤退,后再逍遥津之战中,以八百破孙权十万之众。“张辽止啼”就来源于此,后被曹丕称为“召虎”,恩宠倍至。

“冢虎”司马懿,三国中数一数二的阴谋家。早期随曹操征战,襄樊之战中,联合东吴对抗关羽,至关羽毁败,都是司马懿的谋略。在诸葛亮北伐中,曹真与司马懿率军抵抗,多次击败蜀国进攻。后把诸葛亮耗死于五丈原。在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掌握了魏国朝政。司马懿祖孙三代,战诸葛,灭蜀吴,终于建立晋朝。

以上是以虎为绰号的三国四大人才,个个英雄了得,实至名归。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希望喜爱三国的朋友留言讨论。

其实上历史的名人,带有“虎”字绰号的人有很多,很难一一列举,下面就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讲解一下带有虎字绰号的历史名人吧!

1,吕布九原人,并州刺史丁原的属下,并州邻近草原游牧民族,吕布经常与他们交战,吕布纵横草原威震塞外,当时外号很霸气被称为“九原虎”。至于虎外号,《三国志》名曰吕布有“虎之勇”,无论正史还是演义,吕布都当得起虎这威猛的绰号。

2,三国仍有一人也可称虎之勇,那就是打得曹操割须弃袍西凉锦马超。虎乃咆哮猛虎!《三国志》赞扬马超”抗r虎“。民间一直流传“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同样的道理。吕布、马超都当得起虎这霸气的绰号。

3,孙坚江东猛虎,孙策乃江东基业的奠基人,父亲孙坚乃是江东基业创始人。孙坚演义记载远不及正式记载威猛:曾击杀华雄,两败吕布,“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嗟壤辞蠛颓住保囟詈钐址ザ浚隽ψ疃嗄耸撬锛幔靼芏烤允撬锛幔蚨忻突⒅啤

4,逍遥津之战张辽张文远围困孙权土山上,大战之后突围而去,仗没打先给了孙权一个下马威。之后攻城不利,孙权撤军殿后,大意之下成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的俘虏,经此一战,张辽威震江东。曹丕曾赞张辽曰“此亦古之召虎也!”

5,许褚勇猛善战,曹操赞之曰:“此吾樊哙也。”《三国志魏书许褚传》提到“马超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演义描述得更加详细,许褚大战马超两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这也是虎痴许褚经典战例。

6,司马懿可怕的绰号就是冢虎,其实和诸葛亮卧龙相对应的,大意是指盘伏于石冢中的猛虎,平常不会动弹,但关键时刻会致命一击,司马懿这冢虎可怕之处就是隐忍,曹爽几次试探都被司马懿隐忍过去,直至高平陵之变给了曹爽致命一击,因而曹操几代的努力化为灰烬,成为司马懿天下。

《水浒传》中就有十人绰号有老虎,一百单八将就中有“十虎”,如: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病大虫薛永、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和母大虫顾大嫂。其实,打虎将李忠绰号也有虎,不过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内。

《水浒传》中就有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的故事,同样也有猎户解家两兄弟捕猎过一只老虎。虽然他们的绰号中没有带虎字,但他们的事迹与虎也有关系的。在人们的印象里,只要提到虎就会想到他们。

虎在中国民族千年的历史中拥有很崇高的地位。古语有“云生从龙,风生从虎”,虎的神秘感、盛气凌人的气魄、惊雷吼啸,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虎独特的霸气、威武、凌驾于一切力量是每一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就喜欢叫带有“虎”响亮的绰号。

《水浒传》梁山好汉有好几个的绰号都带虎字,但是这毕竟是小说,真实的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些人谁也说不清楚,所以他们就不说了。

我把历史上真实存在、名气又足够大的名人过了一遍,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的绰号叫冢虎】

三国时期名人绰号也很多,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卧龙诸葛亮了,其次还有凤雏庞统、幼麟姜维。司马懿相比于上面的即位,他这个绰号的响亮程度还是差一些的。但是,司马懿确实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人物。

冢虎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坟地里的老虎,这个比喻一听就挺渗人的。隐藏在坟墓里的老虎,所处的位置很让人恐惧,然后它本身也让人恐惧,两者结合到一起就非常能说明司马懿这个人的特点了。

另外,冢虎这个绰号还有一种解释,说冢的意思就是大,冢虎就是大老虎。这样来解释司马懿这个绰号也倒是说得过去。

反正不管是哪一种解释吧,司马懿这个人都足够危险。在三国乱世群雄争霸的状态下,只有他被人用老虎来称呼,足以看出他的危险程度,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忌惮的存在。

【司马懿其人】

我们现代人对司马懿最深的了解大概就来自于一出戏剧,名字叫做“空城计”。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多疑的性格让他觉得有诈,最终没有进城。

其实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是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就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不管是从正史、野史,还是现在的戏剧、电视剧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司马懿是诸葛亮最忌惮的一个人。也是因为有他的存在,诸葛亮一统天下的愿望始终没有达成。

作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他更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对同一三国是有着非常卓著的贡献的。

历史上能用虎字作为绰号的人很少,《水浒传》中那些用虎字当绰号的好汉也纷纷是特别有胆识、魄力的人。司马懿作为正史上及其少见的用虎字作为绰号的人,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不管野史如何描述他,他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第一位,胥臣

这位名气不大,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将。当时晋文公重耳结束多年流亡,回国当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

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主旋律,晋文公和楚成王都是有做霸主野心的人,必然要打仗,于是发生了春秋时期著名的城濮之战。

就在这场战争中,胥臣给自己这方拉车的马都蒙上虎皮,冲向楚国的仆从国陈国蔡国的军队,本来这俩小国的军队就菜,他们拉车的马一看对面是老虎拉车,吓得掉头就跑,这两国的军人也就半推半就地崩溃了,直接影响了楚军的阵线,城濮之战以晋胜楚败为结局,晋文公登上了霸主宝座。但我就想一个事情,当时晋军拉车的马都蒙上虎皮,晋文公的霸业是多少老虎的生命和血泪堆成的啊。

第二位,李广

就是西汉著名的飞将军,也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情人物。话说李广戍守边境,闲着的时候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出去打猎,他最喜欢捕猎的就是老虎,显示将军的勇武。话说有这么一天晚上,李广在军营外闲溜达,那是一片树林,一阵风刮过,李广好像看到一只老虎趴在那里。这可是遭遇战,李广急切之间,赶紧拉弓放箭,一箭射过去,没什么动静,当时他也不敢过去看,毕竟他这样的离老虎太近也不保险。

等到天亮了,李广才带着手下去查看,到那儿一看,哪有什么老虎啊,那是一块酷似卧虎的石头,李广这一箭射进石头里去了。后来李广再对着石头放箭,可是无论如何,这箭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

唐朝诗人卢纶有一首五绝,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第三位,董宣

这位没有李广名气大,却是一位不畏权贵的官员。他是东汉初期的人,当着洛阳令,也就是洛阳市长。当时市长也主管司法,而洛阳是当时东汉帝国的首都,首都的市长不好干,因为几乎是个有头有脸的就比你官大,有地位。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杀人了,别看是仆人,打狗得看主人,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恶仆杀人,也没人敢管。但是董宣敢管,直接抓了这个仆人,湖阳公主派人来要人,董宣这边拒不交人,那边就开刀问斩,杀人偿命了。

湖阳公主被撅了,感到很没面子,仆人的命不值钱,面子值钱。直接到自己弟弟刘秀那儿去告状。刘秀把董宣叫来,他也知道董宣做得对,但这边是自己的姐姐,刘秀也只能和稀泥,告诉董宣,你给公主磕个头,赔个礼,这事儿就过去了。

没想到董宣不干,董宣说我要做得不对,您可以依法承办我,我要做得对,凭什么让我赔礼道歉?!刘秀也没辙没辙的,派手下几个宦官过去,要强行按着董宣给公主磕个头。那意思就是不是你愿意,是我强迫你的,你就坡下驴吧。可是董宣大约是平时也不骑驴,也不想就坡下,给台阶也不干,拼命抗拒,就是不低这个头。刘秀也无奈了,只能说你真像一只卧着的老虎啊。后来董宣就得了一个“卧虎令”的绰号,同时还有人叫他“强项令”,项就是脖子,就是说他脖子硬,不低头。

第四位,孙权

就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领父兄基业,坐断江南。因为他哥哥孙策死于非命,他继位的时候还很年轻,年轻人就喜欢刺激,孙权平时也爱出去打猎,也喜欢猎杀老虎。

孙权猎杀老虎都是冲锋在前,以至于有一次老虎已经扑到他的马鞍子了。老臣张昭张子布劝他作为一国之君,不能轻易犯险,你要出个三长两短,这国家要乱。孙权还算虚心接受,不过射老虎还是要去,为了加强安保,他派人制作了射虎车,这回在里面只有他弄死老虎,老虎对他无可奈何了。当然,老虎爪子拍在车上,那动静也够吓人的。

苏东坡很欣赏孙权此举,他脍炙人口的《江城子·观猎》里专门有一句“亲射虎,看孙郎”,说的就是孙权。

第五位,周处

这位名声不算太大,是三国末期到西晋时候的人。这位年轻时也是个玩闹,横行乡里,招灾惹祸,乡里乡亲的想到他就头疼。当时人们都说,南山的白额猛虎,江里的蛟龙和这周处是咱们这儿的三大害。

周处后来也听到一些议论,说有三害。当然,没谁会傻到当面告诉他你就在三害的名单里,他暂时就知道老虎和蛟龙,这个蛟龙大约就是鳄鱼。周处虽然没正行,倒也有血气之勇,先去杀了老虎,然后去斩杀蛟龙。小伙子挺猛,在水下和蛟龙搏斗,纠缠在一起漂了十几里地,终于杀死蛟龙。

他跟着蛟龙漂出去十几里地,乡里乡亲的觉得这就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结局,大家很不厚道地庆祝三害都被除掉了。谁也没想到小周回来了,听见了。在大家不知道他会如何发飙的时候,小周突然良心发现,认识到错误了,从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成为一代名臣。京剧有一出经典剧目“除三害”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第六位,孙思邈

著名的药圣、药王,写出过流传千古的《千金方》,他跟老虎的渊源来自一个传说。

话说孙思邈在在山中隐居的时候,他居住在一片杏子林里。有这么一天晚上,他听到门响,开门一看,吓一大跳,敲门的是一老虎。他以为老虎看上他这一百多斤了,晚上准备来顿大餐。没想到不是,老虎是来求助的,不知道吃的什么,老虎的喉咙里卡了一根儿骨头,希望孙药王帮它拔出来。

药王爷发了恻隐之心,但是也不敢随便就把手伸进老虎嘴里,老虎要是条件反射,嘴一合,孙药王就可以领残疾证了,当然那个时代还没有。

孙思邈也有办法,拿了个铁箍,放在老虎嘴里,撑住了嘴,不让它咬下来。然后伸手把那根骨头拔出来。老虎得救了,为了感谢孙药王,从那以后,老虎每天晚上围着孙药王居住的这片杏林巡逻,保卫药王的安全,留下了“虎守杏林”的传说,现在我们用“杏林”代指医药行业,好医生被称为杏林高手,也是来自这个传说。

第七位、正德皇帝

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这也是个年轻皇帝,喜欢刺激。但是他就不像孙权那样出去,到野外射杀老虎,想去也去不了,一帮大臣拦着呢。

但是正德皇帝这颗驿动的心难以安放,只能另想办法,让人抓了老虎送到北京城,专门弄了一个“虎苑”,养老虎。他一旦心血来潮,就披挂整齐,拿上快刀利剑,亲自跑去跟老虎格斗,每次都是杀了老虎,得意而归。当然,老虎必然经过技术处理,被各种限制,要是公平竞争,正德皇帝提前多少年就驾崩了。

第八位、汤玉麟

民国时期的奉系军阀重要人物,热河省主席,人称汤大虎。

这位跟老虎的渊源来自于一张照片,他骑着老虎拍的,显示自己的勇武。其实那只老虎是死的,当时还没有大规模的人工饲养,跟猫一样的老虎,我骑过那种老虎照相。那个时候只能是死老虎,人才敢上。

这位汤大虎也就是个敢骑死老虎的,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日军进攻热河,汤大虎不战自溃,打都不打就跑了,把热河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日本人自九一八之后,依然很轻松地收割战果。

第九位、赵登禹

抗战名将,长城抗战当中,率大刀队取得喜峰口大捷,一战砍死日军三千多,七七事变当中殉国,现在北京还有一条赵登禹路。

赵登禹还被称为打虎英雄,是真正赤手空拳打死过老虎的。但是您注意,他可不是像《水浒传》里武松那样,面对的是完好无损的老虎。他打的老虎是已经中了枪的,然后他才上去打。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实中不会有人能凭拳脚打死一只正常情况下的老虎,能打死垂死挣扎的老虎就比一般人强多了。

第十位、张大千

近代画坛巨匠,不喜欢美术和收藏的大约也听过这位的名声。

张大千先生出身富户,家里经济条件一直比较好,好到了他能够养老虎。出去写生,也带着老虎一块儿去。他给老虎雇黄包车,但是他敢花钱雇车,没有车夫敢拉他这宠物。张大千先生直接问黄包车夫,说你算好了,你拉车这一辈子能挣多少钱,我这一趟活儿就都给你。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才给他称为“虎弟”的这个老虎雇了车,留下了传奇。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创建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措施: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纪年

  • 画祖顾恺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顾恺之--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345~400年)绢本设色纵27厘米横572厘米此卷为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画。他是第一位留名画史的人,他的禀性中颇有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天真、善良、风趣、大度。当时的人认为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人物是顾恺之最擅长的。这卷《洛神赋图》,虽是宋人摹本

  • 历史成语故事加上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战国大司马!特别硬核特别好看!主角是原创人物,名叫蒙仲。是当地土著,设定是会用后世的兵法,聪明,是战国时期宋国蒙氏一族的族人。他的父亲和爷爷都在战争中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和一个哥哥。最重要的是很有那个时代的味道,战火纷飞的年代,主角不断努力变强的奋斗史太激动人心了!即没有成长的太快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 照片里 的故事作文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要点:首先描述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什么,然后具体描述这张照片的前因后果,最后通过这个故事对我产生怎样的影响。正文:“天啊,我不会走路了!”每次我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这句话。那是一个暑假,我跟小伙伴们参观河南戏曲博物馆时,体验花旦走路时闹出的笑话。参观戏曲服饰区,老师把我们女生带到台上,教我们花旦走路的

  • 历史人物中哪一位具有荷花精神?并简要说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周敦颐(1017~1073)中国宋代(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以母舅龙图阁学

  • 南京的别称是什么啊?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宁南京作为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之一,是个很有历史文化的城市,南京的别称很多,有“金陵”、“秣陵”、“建业”、“建康”,白下等。战国时楚威王在此设金陵邑;秦时改为秣陵县;三国时孙权迁都于此,改名建业;西晋时改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而白下则由白下城而来,白下城,故址

  • 有关马的传说,越简单越好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汗血宝马:非常快的速度,流的汗的颜色像血一样。好像体型较小,现在已绝种。九方皋相马秦国国君穆公问伯乐:你的家族有能相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我的后辈都是下等的才能.于是推荐了九方皋.穆公召见了他,让他出去找马,三个月后他回来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九方皋回答说是黄色的母马。结果穆公

  • 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多长时间能玩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建议游玩时间是1小时-2小时。在去之前,可以提前打电话咨询景点的相关信息。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的三河交汇处。自南宋起,小河直街就是南北货物的水陆集散地,到清代发展成为独立的商业街。目前,街区仍保留着作坊、店铺、河埠等历史遗存。街道两侧小楼枕水而居,

  • 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有三点意义,分别是:其一、对于开封新区的发展来说,如今的汴西湖住宅片区已经悄然形成,并且区域入住人口正在逐年攀升。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小数据作为佐证,即2018年开业的万达广场,在2020年仅是地下停车场费用就超过了500万。其二、从中意湖到自贸大厦是当下开封的“空白地带”,也是开封

  •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刘翔!丁俊晖!傅家俊!郭晶晶!史冬鹏!东淫,西贱,南嫖,北色。1840年-1859年林则徐道光帝咸丰帝洪秀全曾国藩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