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手抄报内容
《后羿射日的故事》
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于是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射下去后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屈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女娲补天》
很早很早的世界是一片混沌,当世界从一片混沌变得清明之后,便有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世界很大,很美,也很寂静。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位天神女娲降临在昆仑山。这个女娲神通广大,据说,她一天能够变化七十多次。女娲在大山原野之间穿行,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点缀着朵朵小花。可是,这天地之间太安静了,她感觉有点儿孤独,应该再多点儿什么,热热闹闹才好。
她走啊走啊,有些累了,就在一个湖边停下来歇息,她看到湖水中自己的倒影,于是灵机一动,我首简为什么不创造一些像自己这样能思考的生命呢?女娲顺手从湖边挖了一块湿泥,揉成团,照着自己的模样捏出了头部,在上面细细捏出了眼睛、鼻子、耳朵......最后,女娲给这个泥娃娃捏了两条腿,让她能在地上奔跑。她管这个娃娃称作人,女娲创造的人和其他的飞禽走兽不同,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掌管大地的非凡智慧。
“我要创造许许多多的人。”女娲继续用黄泥捏了很多会说会走的人,她还拽下一条长长的枯藤伸入泥潭中,当她把枯藤从泥潭里抽出来向空中挥洒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溅落的泥浆立刻变成了人,无数的人大地上热闹起来,布满了人的踪迹。
女娲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组成家庭,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能世世代代绵延下来,生生不息。
又过了很久,突然有一天,天空中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不好了,天上塌下了一大块儿,露出一个巨大的窟窿,洪水喷薄而出,倾泻下来,冲向大地,人们开始四散逃离。
女娲看到自己的孩子们遭受如此大的灾难,心痛极了,于是她造了许多小船,救出那些在洪水中挣扎的人。
“要想救人类,那我就必须要把天补上。”女娲暗暗下定决心。可是补天,需要五种颜色的石子,有红、黄、蓝、白、青这五种颜色,女娲在大江大河里找,在高高的大山上找,好不容易找到了所有的五彩石。女娲架起锅,用神火将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她飞到天上,用这些练出来的溶液,仔仔细细地补苍天上的大洞。
为了让天空更稳固,女娲还从东海找来一只巨大的龟,砍下它的四条腿,用来树立在大地的四方。这四根天柱,把天幕像帐篷一样支起来,从此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了。
做完这一切,女娲累得是筋疲力尽,可是抬局芹消头望去,天上还有一个大窟窿,没有补好。大水仍然在肆虐,五彩石已经用光了。于是她下定决心,拼尽最后一口力气飞向了那个窟窿,女娲用自己的神魂补了天。而她的身体分化孕育造桐知福着生灵,她所爱护的人们能在春天播种,夏天劳作,秋天收获,冬天休息。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手抄报
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于诸多旧小说,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典故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这也源自一个有关后羿和嫦娥的传说。后羿和嫦娥本是从天庭派到人间的,因嫦娥不愿长期过寂寞的人间生活,便偷吃了不死药,奔月后变成丑陋的“蟾蜍”(癞蛤蟆),被罚终日捣不死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去了从前的自由,寂寞异常,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玉兔就是嫦娥,但玉兔何以成了嫦娥呢?据考证:“玉兔”源于“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弊孝兆“虎”的土语。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他们不但自称为虎,而且喜欢将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对几乎所有尊崇的神灵都称为虎神,将月神也称为虎神,用其土语说即“於菟”。嫦娥奔月后成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而把“菟”解说成“兔”,是晋代学者王逸租租注解屈原《天问》时望文生义发生的错误。后人沿用这个错误的解释,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可见,玉兔捣药就是月神嫦娥捣药。
晋代傅玄《拟天问》有“月中慎困何有,白兔捣药”句。月有玉兔之说,民间久已流传。故旧时每逢八月中秋,街上即有“兔儿爷”、“玉兔捣药”“兔山”等节令玩具上市。当时的“玉兔”为模制,插耳,中空,有线。线连持杵之臂,拉线杵即上下捣动。“玉兔降临人间”,小儿齐欢欣。。《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干桌案上,除了食品外,还要摆上“月光纸”,纸上“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上有菩萨,下有月轮桂殿,中间一个如人一般站立的兔子在捣药,这分明就是一幅月宫图嘛。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