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厉史文化故事(厉史文化故事100)

中国厉史文化故事(厉史文化故事100)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4/3/6 9:18:02

人无信不立有什么厉史人物的故事?

人无信不立出自《论语》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中国世界史故事?

一、中国

约公元前2900年,中原仰韶文化受山东大汶口文化影响过渡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在山东日照出现以两城镇、王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址。

约公元前2600前2300年,长江上游宝墩古城、中游石家河古城、下游良渚古城繁荣一时,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进入全盛时代。

二、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2900年,进入苏美尔早王朝一期,基什第一王朝称霸。

约公元前2750年,进入传说中的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统治时代,他开创了乌鲁克第一王朝。

约公元前2700前2600年,乌尔击败乌鲁克,建立乌尔第一王朝。

约公元前2600年,埃兰阿万第一王朝兴起,击败苏美尔霸主乌尔,称霸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2500前2378年,拉格什兴起,称霸苏美尔地区,史称拉格什第一王朝,苏美尔进入早王朝三期时代。

约公元前2378年,拉格什的乌鲁卡吉那改革,是已知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社会改革。

约公元前2371年,温马王卢伽尔扎吉西在位期间攻破拉格什,征服苏美尔各城邦,自立为乌鲁克国王,取号“乌鲁克和乌尔之王”。

约公元前2334年,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建立阿卡德王国。

三、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2890前2686年,古埃及第二王朝。

约公元前2686前2613年,古埃及第三王朝,埃及开始进入了古王国时期(第三到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

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古埃及第四王朝,建成三大金字塔。

约公元前2500年,努比亚以尼罗河第三瀑布的科尔玛为都城形成最早王国。

约公元前2498前2345年,古埃及第五王朝,兴起太阳神崇拜。

约公元前2345前2181年,古埃及第六王朝。

四、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2800年,哈拉帕文化早期阶段进入葛迪吉文化时期,出现有城墙和堡垒的城镇。

约公元前2600年,印度河哈拉帕文化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北部上游哈拉帕与南部下游摩亨佐达罗两大城市,印度河文明时代开始。

五、黎凡特

约公元前2800年,黎巴嫩比布鲁斯建城。

约公元前2700年,叙利亚埃勃拉建成王宫,开始埃勃拉第一王朝。

约公元前2450年,埃勃拉击败两河流域中游马里城和亚述城。

六、美洲

约公元前2600年,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小北文化发展到顶峰,在秘鲁首都利马北部出现占地约65万平方米的卡劳尔古城,整座城市围绕着环形剧场、主神庙和6座金字塔修造,其中最高的一座金字塔有18米

中国近史小故事?

明镜高悬

传说,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进入咸阳宫,巡视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只见其中金银珠宝,不可胜数。但是其中最令刘邦惊异的,却是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它宽四尺,长五尺九寸,反正两面都能照人。如果用平常姿式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fǔ)。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会从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

如果女子的心术不正,被它一照,就会发现她的胆特别大,心脏跳动也异于常人。据说秦始皇怕人怀有异心不忠于他,所以经常让宫女们照这面镜子,发现谁的胆特别大,谁的心脏跳得特别,就杀掉谁。

后来,就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执法严明,判案公正。

中国食神文化故事?

饺子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中国近代史红色故事?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中国酒文化城发展史?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是茅台集团于1993年至1997年投资修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1998年被中国文联确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基地”,1999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0年被列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2017年被批准为贵州茅台酒博物馆,是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遵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简述中国茶文化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的年产量从1949年的7500吨增加到1998年的60万吨以上。茶的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馆”,1983年成立了湖北“鹿屿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茶人协会”。1993年在湖州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1991年在杭州西湖乡中国茶博物馆正式开幕。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落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的茶馆。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经向第五世界开放,吸引了日本,韩国,美国,斯里兰卡,香港和台湾的参加。各省市和主要的茶叶生产县都举办“茶节”,如福建省武义市的岩茶节,云南省的普Tea茶节,新昌,泰顺,鹰山的茶节,湖北和河南信阳。所有人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贸发展。

中国皮影传统文化故事?

一块幕布、一点光源,两张方桌、五人戏班,幕布上,几张皮影在艺人操控下,伴随时而婉转、时而激昂的唱腔上下翻飞,演绎人间悲喜、神怪传说。

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相传,皮影戏源于汉武帝的爱情故事。汉武帝对爱妃李夫人的病故悲痛不已,齐人李绍翁在夜晚摆上烛台,拉上帷帐,操控貌似李夫人的人偶在帷帐上舞动。

始于两汉、盛于明清的皮影戏,生命力历经数千年不衰。2011年,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陕西被公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与地域文化融合,陕西皮影戏又有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秦腔、道情等十余种唱腔。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一带的华县皮影戏,以碗碗腔为主要唱腔,因其皮影造型丰富优美、雕刻细腻多变、染彩绚丽厚重、唱腔动听委婉而兴盛不衰。

魏金全出生在华州区的一个皮影世家,父亲魏振业是华州区四大皮影戏班社之一的光华社社长。在魏金全小时候,华州区活跃着近20家皮影戏班社。光华社邀约不断,最多一次连演86场。

18岁高中毕业后,魏金全正式跟着父亲学艺。华县皮影戏又称“五人忙”,由5个人配合表演,少一人演不了,多一人用不到。前声是指挥兼主唱,签手负责操纵皮影。上档、后槽以及下档均为乐手,配合演奏二弦子、铙钹、唢呐、大号、板胡、梆子、锣等乐器。

魏金全学习的是签手。挑、抵、推、拉、抖、捻、揉、拖、摇、翻转……他一遍遍练习这些技法,两年后才登台演出。

“让皮影动起来容易,‘活’起来难。”魏金全说,皮影没有表情,人物内心世界全靠签手表现。除了会技法,签手还要了解戏,哪一段讲什么内容、哪个人物是什么性格、该用什么动作表现,都要一清二楚。

演了小半辈子皮影的魏金全,也曾有改行的时候。在20世纪90年代,各种新奇时尚的娱乐活动在乡村兴起,皮影戏日渐式微。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皮影戏逐渐有了生存空间。魏金全在农村演出的机会少了,却走进了大城市、大剧院,甚至多次走出了国门,还收过十多名“洋学生”。

从去年10月起,魏金全在西安音乐厅里与脱口秀演员联袂给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皮影戏表演。

魏金全操控着的皮影孙悟空和白骨精被投射到270°环绕的投影巨幕上,在声光电特效的辅助下,传统皮影戏《三打白骨精》犹如一部奇幻短片,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沉浸式互动皮影秀《皮影笑传》是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联合陕西大剧院,以及西安本土脱口秀厂牌“唐蒜铺子”对传统皮影戏做的创新表达。演出将传统皮影戏用投影巨幕呈现,让皮影与脱口秀同台演出,形成传统艺术与潮流文化的跨界对话。

在魏金全看来,皮影戏“不变不行,变的太多也不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编排理念,但在演出中一定要展现传统的唱腔和操纵皮影的方式,而《皮影笑传》恰好保留了这两点。

在西安音乐厅北侧的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里,皮影的头茬、身段、神怪动物、桌椅家具、中景大帐等经过灯光照射展现出绚丽色彩,精细流畅的线条丝丝分明。舞台与博物馆,在一动一静、现代与传统之间,将皮影艺术的精致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李宁的文化故事?

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的主火炬手,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金牌之王,24年时间,从国际体操王子到中国第一运动品牌的创始人、慈善家李宁前日成为《芭莎男士》“封面男郎”,他在接受专访时首度全面披露了自己20年来的从商经历。他说,他只是一个最有运气的从商运动员而已。

1988年败走汉城促使他正式退役从商

1984年,新中国派出了第一支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并奇迹般地夺得了15枚金牌。李宁独揽3金2银1铜六枚奖牌,中国沸腾了。

也是在那届奥运会上,李宁与健力宝集团高层有了第一次接触。

4年之后,汉城奥运会,在关键的吊环比赛中,李宁意外失手摔了下来,从偶像之巅猝然跌落。回到北京的李宁独自地从一条偏僻的通道悄悄出关……

1988年12月16日,李宁在健力宝赞助的告别晚会上宣布退役。翌年,他接受了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聘书。又过了一年,中新(加坡)合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挂牌成立,李宁出任总经理。

1990年青藏高原亮相5亿观众知道了李宁牌

1990年8月,身穿白色李宁牌运动服的李宁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第11届北京亚运会圣火火种。为了拿下亚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的承办权,李宁拿出250万元,但他获得的回报是,有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媒体知道了李宁牌。

此后,李宁牌发展得愈加顺利,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当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穿着李宁牌运动服出现在开幕式上时,李宁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回忆道:“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此生最大的荣誉,那种成就感超过了我以前所获得的所有奖牌的总和。”

在通过这次精彩的亮相进入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巨头们视野中的同时,李宁也认识到未来对手的强大,因此在1994年初,他请到北京的股份制改造专家刘纪鹏为公司做未来的规划。

根据专家的建议,李宁1996年初将公司总部从广东迁到了北京,并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彻底告别了健力宝。

2004年香港上市家族身家高达16亿元

2004年6月28日,李宁集团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李宁家族控制着46%的公司股份,其身家高达16亿元。那天,他面对媒体淡淡地说道:“我不是一个明星偶像,我只是一个拥有十几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一个商人。”

而在与李宁并肩同行12年的张志勇看来,除了企业家和

中国电影史的故事结构?

1905《定军山》

1923《孤儿救祖记》最初只是对戏曲片断的记录,后来和叙事相结合,产生大量叙事短片和少数长故事片。

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电影这个新鲜事物既喜爱又陌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电影拍摄活动,没有明确的艺术目的,也没有清晰的经营方针,唯一的想法就是把电影拍摄出来。

1923年,《孤儿救祖记》,在叙事、表演、镜头语言上更电影化了,票房轰动,作为一个标志,结束了中国电影初期的尝试阶段。

“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文化历史小故事(中国文化历史小故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国宝”的“偶然”发现秦兵马俑是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这年5月,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陕西临潼探亲。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夫人与之闲谈时提起,秦始皇帝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作为对西安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记者,蔺安稳对此深感好奇。第二天,蔺安稳来到正在修复陶俑的当地考古工作者赵康民的工作

  • 中国文化历史故事400字作文(中国文化历史故事400字作文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某球上有爱心的故事,4号一天他大宴请宾客,在他再三请求下一位外地的客人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让人想了想说,朋友我虽说不怕,他们可能是一只我猜不出,客人说再猜一猜,这东西外面是白色的,里面是黄色的,猜到了大声大声一声,那一定是一个白萝卜,中间藏了一个土豆,听到这里客人们都想到那个球场,更是大有本事,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作文(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作文8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

  • 中国文化历史故事集(中国文化历史故事集手抄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故事:千金一笑,兄弟相残,暗箭伤人,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仙鹤坐车,唇亡齿寒五张羊皮,“仁义”大旗,饱不忘饥,退避三舍犒军救国,放虎回山,桃园打鸟,一鸣惊人搜孤救孤,晏子使楚,战国故事,混出昭关鱼肚藏剑,掘墓鞭尸,夹谷之会,石屋养马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用人不疑,河伯娶妇起死回生,不受蒙蔽,

  • 中国文化历史故事有哪些(中国文化历史故事有哪些书)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

  • 文化故事怎么写500字(文化故事怎么写5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六十多岁的爷爷已经很老了,拄着拐杖,走路缓慢,时常咳嗽。解放前,爷爷就钻煤洞,用筐背煤。当时,爷爷一个人,必须养活全家十多口人。凌晨一点,繁星满天,小村庄还静静地睡着。爷爷已经挑着炭,去市内卖炭了。天亮时,爷爷早回到田地里劳动了。爷爷在山坡上开了许多片荒地,奶奶自豪地说:“那时,村子里咱家地最多北京

  • 文化故事怎么写作文(文化故事怎么写作文三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

  • 文化故事怎么写300字(文化故事怎么写3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六十多岁的爷爷已经很老了,拄着拐杖,走路缓慢,时常咳嗽。解放前,爷爷就钻煤洞,用筐背煤。当时,爷爷一个人,必须养活全家十多口人。凌晨一点,繁星满天,小村庄还静静地睡着。爷爷已经挑着炭,去市内卖炭了。天亮时,爷爷早回到田地里劳动了。爷爷在山坡上开了许多片荒地,奶奶自豪地说:“那时,村子里咱家地最多北京

  • 文化故事作文300字(文化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小切口,大主题,见人见事见思想,提升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孟子的学习在一篇文章里王小波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位阿姨,生了个傻女儿,比我大几岁,不知从几岁开始学会了缝扣子。她大概还学过些别的,但没有学会。总而言之,这是她唯一的技能。我到她家去坐时,每

  • 孝道文化故事大全简短(孝道文化故事大全简短50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答: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