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有哪些?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受舜禅让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可考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相传《周易》为其所著,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
15、“秦晋之好”指春秋时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其中最出名的是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哈尔滨有哪些历史故事?
1、上号
历史上的香坊地区,名字称谓颇多,曾有"田家烧锅镇"、"老哈尔滨"(旧哈尔滨)和"上号"之称。
香坊为何称"上号"还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难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道外称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
另外,人们还习惯于把香坊东部称东香坊(东号),把香坊西部称西香坊(西号)。上述几种称谓一直延用至今。
2、裤裆街
天一街旧称裤裆街,当属哈尔滨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街,便是一段历史,而天一街究竟埋藏着多少兴亡之事,只有你亲手叩一叩这条街历史之门才会知道。
裤裆街,顾名思义,这条街是“人”字形,一些当铺、小店就在“人”字形两撇的交点上。这条街由太古街到裤裆街开始分道,一条通往道外边的渡口,一条通往道里的兆麟公园(原有三五渔棚)、九站(原有哨卡一座),这便是裤裆街的由来。
1933年,因“裤裆”二字不雅,改称天一街。如今,天一街早已从市区地图上消失,但那时候人的创业精神、功绩将会永存。
3、三十六棚
现在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一件事:在经纬十二道街到工程街一带,百年前曾有一个让人心寒的名字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老哈尔滨人对铁路车辆厂及其工人住宅区的统称,这里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遗留下的贫民窟。“三十六棚”,顾名思义就是贫民窟的代称了。
4、桃花巷
在旧社会,哈尔滨市老道外桃花巷,每天晚上都会传出"见客了"的吆喝声,这是妓院的龟奴、老鸨子在"喊堂"(招呼接客)。鼎盛时,哈尔滨曾有烟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时,街因人而得名。
5、地包
“地包小市”,老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这里是哈尔滨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
旧时,人们管抚顺一带叫做“地包”,却不是因为这里地势高!“地包”是俄语“机车库”的音译,早些年附近大民兴街有座“莫斯科兵营”,周围慢慢也聚集了很多乡民,形成集市后,人们开始把抚顺街和安宁街一带叫做“小地包”,把铁路车辆段大墙外和锁厂一带叫“大地包”。
历史故事有哪些题目?
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
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
3、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
4、李后主(李煜)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封他的爵位叫什么?
5、红巾军徐寿辉被谁杀死?
6、“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作者?
7、“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
8、蒙古灭南宋,有位大臣背着小皇帝跳海而死,他是谁?
9、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
10、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
11、是哪位周天子有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
12、凌烟阁24功臣,谁居末席?
秦朝有哪些历史故事?
历史上有关秦朝的故事有这些:指鹿为马(赵高)【成语故事】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
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马,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焚书坑儒(秦始皇)【成语故事】秦始皇34年,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把上书分封的淳于越看成私家学诽谤朝政,下令将《秦纪》以外的史书全部上交焚毁,书生卢生等人不满,结果秦始皇下令逮捕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挖坑活埋他们。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成语故事】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历史小故事有哪些?
历史故事有荆轲刺秦王,李斯谏逐客,信陵君救赵,纸上谈兵等。
1.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体现了荆轲刺秦王的精神。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情节与人物对话、动作、表情、神态等来表现人物,塑造了英雄的荆轲。
2.纸上说兵起源于战国时期,赵括的父亲曾多次立下战功,他也从小就学会了兵法,对士兵的要求很高,对士兵的要求也很严格。赵王曾经命令赵括为将,代替廉颇参战,张作霖等人却坚决反对,结果因为不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四十余万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设计坑。
3.纸上说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直读死书是不可能的。成功来自于丰富的实践生活,而不是书本上的规章制度。
做事要学会分析具体问题体分析。生搬硬套书上的东西是行不通的。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没有真正的才华。
历史故事有哪些书名?
书名:智典(四册)作者:冷成金介绍:历史典故:一册先秦卷、二册两汉卷、三册隋唐宋元、四册明清卷
书名:东周列国故事(上下)作者:林汉达介绍:通俗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七册)作者:当年明月介绍:通俗
书名:活出历史(上下)作者:史可鉴、严育新介绍:历史典故
书名:话说中国(十五册)作者:上海文艺出版社介绍:历史典故
书名:悠悠十六国之纵横十六国作者:陈羡介绍:东晋南北朝通俗
书名:悠悠南北朝之宋齐北魏的纷争史作者:陈羡介绍:东晋南北朝通俗
书名: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同一路作者:陈羡介绍:东晋南北朝通俗
书名:血染刀锋八十年(共三册、目前出两册)作者:英雄旗主介绍:五代十国通俗
书名:唐史并不如烟(目前4册)作者:曲昌春介绍:唐朝通俗
书名:两宋风云作者:袁腾飞介绍:通俗
历史故事有哪些名字?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唐山有哪些历史故事?
唐山最出名的历史故事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了,震惊世界,死亡二三十万人,伤无数。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地震记录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浙江有哪些历史故事?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嘉兴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余杭良渚文化。
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
西汉时浙江分属会稽、丹阳郡。东汉时分属会稽、吴、丹阳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隋朝时属扬州刺史部。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
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建立吴越国。宋代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
元朝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得名的开始,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
清朝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省名沿用至今,11府(地区)、63县(州、厅)。浙江在历史长河中,浙江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自东汉到现代,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
镇江有哪些历史故事?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
七仙女与董永。
最古老的典故是南北朝时的《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镇江新区千年华山村尚在,当年,南徐士子途径华山村,窥见一美貌女子,相思成疾,郁郁而终。
棺木途径华山村时,姑娘沐浴更衣,哭泣此歌。
士子棺木神奇打开,姑娘没入其中。
不能同生,但求同死。
华山村神女冢犹存。
其实,《梁祝》中女主奋身跃入开裂的坟墓,与男主同穴的悲壮场景,是五几年抄袭《华山畿》古文的赝品。
梁红玉击鼓战金山,韩世忠镇守韩桥。
《三国》里刘备招亲,他封的“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甘露寺是与孙尚香结亲的宝地,试剑石,跃马涧依然。
《画山》的民间传说位列中国近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中,被列入高校文科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