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夏商周近古时代,文明和经济的发展,都是以河南地域为中心,可谓人杰地灵,自然人才辈出,自古就有“天下名士,中州过半”的说法;纵观历史数千年,群雄争霸又被称之为“逐鹿中原”,这里中原就是河南。
三国时代,仅举例几位名人,就可见一斑。
第一个“河南名人”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放到现在就是河南焦作温县人;对于“司马懿”很多人并不陌生,自征讨张鲁开始正式走向前台,一生辅佐曹魏政权,联孙权败关羽、辅曹丕御孔明、斩孟达害曹休、累死诸葛亮、耗死曹真、内防曹、外平辽东,高平陵一战得天下等等;就连《三国志》都评价司马懿为“天下大悦”,如果跟诸葛亮相比较的话,恐怕无论权谋、内政还是军事,不敢说孰高孰低,至少并驾齐驱还是可以的。
第二个“河南人”更厉害郭嘉。“郭嘉”乃颍川阳翟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恐怕世人最熟悉他的应该是句“郭嘉不死,孔明不出”了,显然这话并不符合事实,但也能从中看出其才不亚于诸葛亮,甚至还有超过的部分;史书对他这么评价“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就连曹操也曾为之痛哭流涕。至于“郭嘉”有何才能,得先看他与曹操的关系“行同骑乘,坐共幄席”;在军事上郭嘉更被世人称之为“鬼才”,其主要功绩有:擒吕布,取眭固,斩袁谭,平朔土,荡乌丸,震辽东!“郭嘉”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层面,如果和诸葛亮相比,孔明用兵也难处左右;但是整体比起来,至少诸葛亮还有“内政”的优势。
第三个“河南人代表”也不差荀。“荀”是颍川颍阴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可以说“荀”是陪伴曹操时间最长的重要谋士,其重要性甚至郭嘉都比不了;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正是荀劝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荀提出了“十胜十败论”,正因这两个重要事件的发生,才促使曹操戴上了“名正言顺”的帽子,以及灭袁绍成为天下第一诸侯的基础。如果说刘备有诸葛亮才得以三国鼎立的话,那么曹操正是有了“荀”才能成为三国之中的最大诸侯。其主要功绩有:应机御敌、世之论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十胜十败、平袁绍辅河北、无私举贤、居中持重等等。从历史角度看,其实“荀”和诸葛亮扮演的角色大抵相同,多为坐镇后方,处理内政为主,只不过诸葛亮后来被逼无奈才不得不亲自领兵“五出祁山”。
诸多名将,家族庞大,出自河南,故三国时代大多是河南人并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