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非遗有陆家湾老龙灯会、浮山传说、东乡武术、大红伞、十番锣鼓、枞阳民歌、胡琴书、义津米面、木榨榨油、木雕、石雕、等,省级非遗传承人一名,市级二名,县级一百六十八人。
食品项铺生腐、汤沟的豆干、义津米面、杨湾挂面、老湾山药、陈瑶湖高鸡、板鳅、绿头野鸭、白荡湖大闸蟹,长江江鲜,菜籽湖白房湖湖鲜,各类山珍等。
1、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2、四大怀药
四大怀药是焦作地方特产,主要指古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孟州)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
3、独山玉
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独山是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最近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和旅游风景区,出产独玉。
4、开封汴绣
汴绣,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
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其精湛的烧制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扩展资料: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_^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
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
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6、虢州石砚(灵宝市)
7、秦氏绢艺(滑县)
8、方城石猴(方城县)
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13项)
1、板头曲(南阳市)
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筹音乐(许昌市)
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唢呐(沁阳市)
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河南盘鼓武陟县、开封县)
9、官会响锣(项城市)
10、轧琴(舞钢市)
11、信阳民歌(信阳市)
12、郑王词曲(沁阳市)
13、西坪民歌(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3、高抬火轿(沁阳市)
4、齐天圣鼓(灵宝市)
5、回民秧歌(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7、跑帷子(汤阴县)
8、花挑舞(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越调(周口市)
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目连戏(南乐县)
7、道情(太康县)
8、宛梆(内乡县)
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12、杠天神(新蔡县)
13、怀梆(沁阳市)
14、河洛大鼓(洛阳市)
15、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王屋琴书(济源市)
17、灶书(固始县)
18、丝弦道(平舆县)
19、锣鼓书(三门峡市)
20、清丰县柳子戏(清丰县)
21、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22、二股弦(武陟县)
23、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24、南阳曲艺(南阳市)
25、扁担戏(新蔡县)
26、扬高戏(三门峡市)
27、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
手工技艺(13项)
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4、泥咕咕(浚县)
5、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6、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7、唐三彩(洛阳市)
8、汴绣工艺(开封市)
9、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0、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2、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13、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上蔡县)
2、大营社火(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4、打铁花(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
文化空间(10项)
1、马街书会(宝丰县)
2、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
3、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
4、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
5、帝舜传说(濮阳县)
6、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市)
7、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
8、嫘祖祭典(西平县)
9、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
10、中岳古庙会(郑州市)
民间知识(8项)
1、少林功夫(少林寺)
2、太极拳(温县)
3、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市)
5、洛阳水席(洛阳市)
6、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
7、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
8、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
中医中药(5项)
1、洛阳正骨(洛阳市)
2、百泉药会(辉县市)
3、针灸铜人(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4、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
5、禹州中医中药炮制技艺(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