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近八旬老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被判刑四年半,二审直接被驳回,大家怎么看?

近八旬老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被判刑四年半,二审直接被驳回,大家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4/2/22 10:40:05

谢邀。无论老人和小孩你都要守法,多好的东西如果超越了法律许可范围,都不要去做。越老越要尊纪守法,因为你在世时间不多了,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给子孙后代脸上摸黑。老了不要犯糊涂,多替子女作想,做事三思而行。

目前在世的相声老艺人中,谁的辈分最大?

相声非讲究师承,学习相声都是通过师父口传心授。自从相声诞生以来,就非常看重师承门户,讲究长幼有序。相声艺人中每一代人为一辈,每一辈艺人的艺名中间一个字多相同,通过这个字可以看出艺人的辈分。

相声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第八代,也就是郭德纲的徒弟们这一代。张云雷、岳云鹏等人年纪正轻,也就二三十岁,而很多老前辈们都已经故去,或者垂垂老矣。目前还在世的相声艺人中,第五代也就是“宝”字辈的老演员就已经寥寥无几。

其中年纪相对较轻也是知名度比较高的,要数少马爷马志明。马志明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钟爱曲艺,相声基本功非常扎实,说学逗唱样样好,本事和为人都为业内称道。有人说目前最会说相声的就是马志明,这话可能是捧着说的,但也基本是事实。

马志明是四十年代生人,相对其他宝字辈演员年纪非常轻,为什么还能占一个“宝”字?他拜的师父是朱阔泉,但并非直接拜师,而是通过侯宝林带拉师弟的形式,拜师的时候朱阔泉已经去世。

在世宝字辈演员中另外两位名气比较大的,就是陈涌泉和杨振华。陈涌泉长期与金斗搭档,他本人有一定的京剧功底,杨振华是东北相声名家,八十年代最早把吉他拿上相声舞台,火爆一时。

另外还有两位天津相声名家,杨少华和姜宝林。杨少华老来红,《枯木逢春》风行一时。姜宝林的单口相声非常细腻。

这个问题如果早几个月答,本来还是有很多宝字辈演员在世的,而2018年9月之后多位老一辈相声演员陨落,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其中包括的宝字辈演员有,常宝华、尹笑声、谢天顺。

中国很多传统行当都有着严格的代际传承,一方面这种代际谱系清晰地记录下师承辈分,为行业内的长幼尊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形塑着自身完整而封闭的体系,划分严格的门户之别。对于相声而言,坊间一直有所谓“德寿宝明”的排辈之序,但也有“德寿立仁义”的说法,都缺乏明显的确证,所以以“字”判断并不准确。不过,师徒间的传承和代际划分还是有着比较扎实的记录的,这份记录主要来源于1985年马三立出版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和1995年出版的《中国相声史》。

根据这些材料判断,目前在世的相声演员中,辈分最大的应属田立禾、尹笑声、马志明、杨少华、谢天顺、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等,都属于第五代。

田立禾是张寿臣的徒弟,如今依然在天津的茶馆演出,深受天津观众喜爱。他最标志的传统活是《托妻献子》,新相声也紧跟时代,“《七龙珠》里的龟仙人”成为有名的包袱。

田立禾与尹笑声

尹笑声是尹寿山的儿子、马三立的徒弟,如今也活跃在天津的茶馆里。他说学逗唱俱佳,尤其擅演双簧。

马志明,马三立的长子,人称“少马爷”,是马家唯一的相声传人。因为马三立的辈分,马志明人小辈大,学艺时已没有可拜的在世师父了,所以被侯宝林收为了代拉师弟,算是入了朱阔泉的门下。但他深得的仍是“马氏相声”真髓,风格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荤不咸,又学习了侯宝林的“帅”,可以说台风极佳。不同于父亲马三立从不开唱,马志明少时学戏,因此柳活使得也好。而且戏曲的基本功,让他在相声舞台上也能施展出许多不凡身手,可谓文武全才。少马爷最出名的传统活就是《大保镖》,相声界一直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可见其难度。新相声也有很多知名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纠纷》《夜来麻将声》,津味儿与讽刺性皆具。

杨少华与马志明

谢天顺与郭德纲

杨少华和谢天顺都和马志明搭档过。谢天顺师承郭荣,擅长捧哏,如今在德云社演出。杨少华也是郭荣启的徒弟,但没摆枝,所以有人不承认这个关系,以至于后来连同其子杨议都处于“海青腿儿”的状态。杨少华以“蔫坏”为特色,但相声才华略显平庸,因此在人才济济的德字辈里也始终排不上号。

常宝华为常家第四代常远助阵

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都是相声大家常连安的儿子,是常氏相声传人。常家是与马家并列的相声世家,但比马家的相声传人还要兴旺,不仅第二代的六子全部继承,第三代第四代也都小有气候。第二代领军人物常宝,以“小蘑菇”的艺名著称,1940年代就与侯宝林齐名,如果不是在朝鲜战场牺牲,必成一代大师。比起大哥,其它五个弟弟的成就就要逊色许多了,相对而言,老三常宝霆和老四常宝华的艺术要略胜一筹。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四川省富顺县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四川富顺县,我知道出了个赫赫有名的邓萍将军,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著名战将,彭德怀元帅的得力助手,能谋善断,作战勇敢,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新中国授衔时,以他的资历、战功、贡献等,肯定是位居大将之列。邓萍出生于1908年,黄埔军校毕业。1928年7月22日,他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在湖南平江发动武装起

  • 福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简称“榕”,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说福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多了!首先,福州拥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福州艺、闽剧、软木画等。另外,福州还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福州永和鱼丸制作技艺、福州罗源角梳制作工艺

  • 虽然郭德纲火遍全国,但姜昆任何一个荣誉他都一生难求。是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姜昆,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毕业于中央电大,获得荣誉和担任职务很多: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副主席,现任主席,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奖,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光荣称号,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等等。姜昆的这些荣誉和职务,郭德纲一生很难企及。国家

  • 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故事,每天要么缠住我先生,要么缠住我非要给她讲故事。而且还不能讲重复的故事,请各位大神支支招,看怎么样又能把故事讲了,又能让孩子动脑子呢?忘记说了,我家是个可爱的小公主,再过不久就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是正常的!讲故事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而且能够启发孩子看书的欲望而养成自己看书的好习惯!我建议您在下一次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和你女儿变身成故事中的角色,随着情节的发展陪着你女儿一起手舞足蹈。也可以将故事讲一部分后故意打断让你女儿续上后面的情节。这样的话既将睡前故事的任务圆满的完成,

  • 为什么谭维维会这么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谭维维1982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98年9月,考入四川音乐学院。1998年底,在出演校园音乐剧后开始了4年的酒吧演艺生活。1999年,获四川省“十佳歌手”称号。同年参加中国第一部校园青春音乐剧《未来组合》的演出。演艺经历2000年,参加五省市电视歌手大奖赛获金奖。2001年,参加日本东京国际音乐节

  • 粤剧《八和会馆》的历史沿革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木质楼梯通向办公场所、演唱录音室和天台小花园。八和会馆大门上的“门神”威风凛凛。门厅里挂着红木宫灯。八和会馆的大门把手散发着岁月的荣光。八旬老人蝶婆婆守护着八和会馆。在广州恩宁路一排沐浴着日光的静谧骑楼中,有一座四米多高、绘有威武门神的大门,门楣上方写着“八和会馆”四个苍劲大字。成立于清光绪年间的八

  • 农村老瓦房的雕画算不算古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在农村叫法古懂,从文化这方面来说叫非遗,民间艺人流传下来的手工艺,我们要加以保护,利用传承人知识大力发扬民族文化,大力挖掘民间艺人,使他们的文化艺术不至于失传。农村的以前的老房子现在的老房子还有保留,雕刻,蓝砖,两层的楼房还有很多,不过早已无人居住,听老人们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再老的都没讲过了被严重

  • 现在非物质文化都在慢慢消失,比如皮影戏、打铁花、唢呐,我们还能做些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我觉得,咱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传承嗯,咱们国家的这个传承问题的消失主要是,懂我们这行的人特别少,只有那些老一辈的好喜欢,而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资源而是观众,为什么我们每年都会有这个“戏曲进校园”是因为我们要让孩子们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多了解戏曲,只要观众多,了解的人多,我们中华文化是不可能消失

  •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很多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

  • 留住老手艺靠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答!要想留住老手艺,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老手艺,个人认为首先国家层面上要高度重视,要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管理、传承手艺。要有专项资金维护手艺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专心致致地干自己的老本行,使其成为主业,而不是为了谋生兼做其他行业。其次,可在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为手艺人开辟一个营利的场所,所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