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谁能系统的讲讲米芾书法的结构?

谁能系统的讲讲米芾书法的结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2/3 7:02:32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宋太原人,后徙居襄阳,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外史、襄阳漫士。累官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世亦称米南宫。性情好洁,世号水淫;行多违世俗,人称米颠。家藏古帖,有晋人法书,故名其斋为“晋斋”。书法得王献之笔意,超妙入神,与苏轼、黄庭坚、蔡襄称四大家。

宋代“文雅之盛”,转换了文风;改革了学书风气,仰慕颜书的“临大书不可夺”的精神,即人品与书品的统一性。宋人认为,书法的韵致充分表现在“平淡”、“简易”和“含蓄”中,无丝毫的矜眩、虚美。而“行书”与“真”和“草”相比,最能表现“平淡”、“简易”的境界,所以当时的书法大家极重“行书”。

米芾自幼聪慧,少时学颜真卿书法,能写大字,十多岁能出碑版,博闻广集,古文诗词,无所不涉;对于书画以己为追。宣和时被推为书画学博士,又对历代各家书法曾下过很大功夫临摹,广学众家之长,自称“集古字”。其擅长行、草、篆、隶诸体书,以行书成就最高。苏轼对他的行书墨宝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赞誉:“如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为钟王并行”。米芾书法、山水自成一派。平生喜蓄金石古器,尤嗜奇石,世有《元章》拜石之语。著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砚史》等书。晚居江苏镇江。亦称“吴人”。

其实,米芾书法的“搭配和排列”及独特风格,就是彰显其作品在用笔潇洒、沉着之下,兼用正、侧、藏、露等多种笔法,挥写自如,富于变化,法度整然而又时新意的创作,“书法结构”亦在简易平淡之中。

可谓:结构圆备如篆隶,飘逸洒脱似行草。

答:米芾的书法结构,字体紧结,笔画遒劲;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如《法华台诗贴》,紧峭内敛,遒劲挺拔,体势欹侧,险中求夷。

米芾是如何“继承”王献之的书法的?

谢谢邀请!

米芾习书,对古人书法用功很深,自谓“集古字”。早期,他曾练习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等唐代名家法帖,后专师晋人,书房名“宝晋斋”,遍临“二王”法帖,几可乱真。

米芾率意自然的审美,使他在二王之间更倾向于王献之,他以为:“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实践中,他对二王尤其是王献之的作品用功精勤,持之以恒,《宋史》记载:(芾)特妙于翰墨,沉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王献之本性潇洒,超然于世俗礼法之外,表现在书法上则是敢于创新,不为其父王羲之书法所困。历史上往往以“二王”并称,其实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米芾对于王献之的书法继承,绝不是照本临摹,他的临书作品很少亦步亦趋地模仿古人,而是有所取舍,朝着自己的审美方向去努力,通过临摹取其意气,表现自己的真面目。米芾的行草造诣尤高,淋漓痛快,隽雅奇变,得王献之笔意最多。

米胜在姿,更胜在势,笔势愈强,线条愈苍劲老辣,墨色层次丰富多变。其蘸上一笔墨后,能够连续书写数字而保持笔锋不散,笔力不败,墨色愈干愈淡,层次也因此更加丰富,但毛笔中墨水减少后笔毛弹力相应减少,运笔难度增加,需要很高的调锋技巧。这种“一笔书”所形成的墨色变化最为自然,《虹县诗帖》把这一技巧发挥到了极致,篇首从“云”字开始一鼓作气连续书写七字,而笔毛不散,笔力不败,沉著痛快,墨色之多变令人拍案叫绝,真可谓“无声而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无色而具有国画般的灿烂”。他的临作《中秋帖》,为我们再现了王献之书法的动人风采,虽然传《中秋帖》是米芾从王献之《十二月帖》中截取一段文辞化身而成,但是,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名迹。《中秋帖》笔法沉著痛快,情驰神纵,其体势乃王献之所创“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的典型书体,表现出王献之“一笔书”的特点与神采。透过《中秋帖》,我们所感觉到的不仅是米芾与王献之书法的血脉贯通,更有性格的相似,但米芾并未拘泥于王献之原作,笔画厚阔,呈现出舒张圆劲之势,具有米芾本人的一些书法特色。

董其昌曰:形在能合,神在能离。古字经过米芾的消化、吸收、重新组合,已没有明显的痕迹。综观米芾一生的作品,无论怎样变化而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结构、用笔保持相对稳定,只是在已有的基础上作细小或局部的调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较早地创立自己的风格。

米芾仿古、模拟王献之的作品,更富有创造性。王献之较王羲之则是一种标新立异,《十二月帖》中“中秋不复不得”六字,已把喜好饮酒服药、淡泊人世的超逸之气荡涤干净,而以一种豪放、有为的感情宣泄出来。有人说,王羲之为“圣”,王献之则为“仙”。在这一点上,米芾对王献之的追寻,实现了最大的艺术真实,古法拘执,事贵变通,而这些,正是具有同样尤其值得称道的《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等又更进一步,化用了王献之的很多笔法,笔势一贯直下,略无滞碍,充分展现其“八面出锋”的用笔技巧。米芾对王献之创造性的吸收,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与学习。

个人愚见不当之处请斧正!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他天赋异禀,先贤书法资源极丰,遍临“二王”和唐代颜、欧、褚等名家法帖,长年临池不辍,终成翰墨大家。米芾对中国书法发展影响深远,后世赞誉甚高。

米芾率意自然的天性,使他对临习王献之的作品用功颇深,《宋史》记载:(芾)特妙于翰墨,沉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王献之本性潇洒,书作上敢于创新,得到米芾追慕。米芾对于王献之的书法继承,是通过临摹取其意气,表现自己的真性情。如米芾临作《中秋帖》,为我们再现了王献之书法的动人风采。《中秋帖》笔法沉著痛快,情驰神纵,其体势乃王献之所创“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的典型书体,表现出王献之“一笔书”的特点与神采。透过《中秋帖》,我们所感觉到的不仅是米芾与王献之书法的血脉贯通,但米芾并未拘泥于王献之原作,其笔画厚阔,结体欹斜,呈现出舒张圆劲之势,具有米芾本人书法特色。

因米芾性格狂怪,加之功力深厚,其书作笔势劲爽凌厉,线条苍劲老辣,墨色丰富多变。刷字是米芾的笔法特点,他的字锋出八面,天马行空,自由洒脱,一幅字写下来,气象万千,奇妙绝伦,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美感。

本人痴迷米芾的书风,临习几年,因性格温和,不得要领,习作不堪,还请前辈斧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关黄河的50字的神话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不入的他,终于成功。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

  •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很难找到50字以内的,就给你这个做参考吧。田国舅扒口(黄河故事)民间故事田国舅是汉武帝的舅舅。他靠着有个当娘娘的姐姐,有个当皇帝的外甥,在朝中为非作歹,称王称霸,飞扬跋扈。汉武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不敢惹这位舅舅,对他又是封官又是封地。在京城里田国舅有很大的官府,还嫌不够,又向汉武帝伸手要地。汉武帝就

  •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08?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

  •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

  • 关于长江黄河的文章哪里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我心中的黄河我心中的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你,黄河。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中国丝绸最早何时传入古代希腊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丝绸传入古代希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可能的零星传入,时间是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第二个阶段是小规模传入,时间是在亚历山大东征及其以后的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后期到公元前1世纪);第三个阶段是大规模传入,时间是拜占庭帝国时期(公元4世纪及以后)。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

  •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大禹治水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尧召开部落联盟会

  • 汾渭平原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陕西省渭河平原和山西省汾河平原的总称。两个平原通过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注入黄河的谷地连接一体。其共同特点是:平原是由汾渭地堑经汾、渭二河冲积而成。因此延伸方向与汾渭地堑走向一致,均呈狭长形,平原宽窄不一。汾河平原又称汾河谷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北接忻定盆地(忻县、定襄),南接渭河平

  • 黄河有啥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

  • 王羲之13岁偷偷阅读《说笔》的事,详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王羲之13岁的时候,发现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法书,便偷偷看了。跪下请求父亲交给他阅读,父亲以为他年幼,想等长大后再将保密家传给他,没料到他现在就恳求,也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入木三分:【基本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