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7 8:59:50

黄河源头很小,却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为什么被称作母亲河?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这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江河湖泊众多,面积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面积世界第三大国,人口总数第一大国。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径流量世界第三大河。黄河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作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下面小编先介绍一下黄河情况。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黄河发源于三江源地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自西向东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原、华北平原等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东营注入渤海,成“几”字形,在内蒙古境内冬季出现“冰凌”奇观。黄河支流众多,主要有四大支流: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众多支流的汇入,使得黄河水流也出现了波涛汹涌的气势。黄河水系作为中国七大水系之一,孕育着两岸的华夏儿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黄河流域的作用很大,在最开始的时候孕育了整个华夏文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遗址,在黄河流域被发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就是在黄河流域建立起来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在历史上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原”地带。自古流传“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中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在古时,“中原”可以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时地利的优越性,成为许多朝代选择在黄河中游地区“定都”,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充分证明了黄河流域的重要性。黄河流域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还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息息相关。人离开水不能生存,农作物离开水不能生长。黄河水不仅哺育了沿岸华夏儿女,还为华夏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先天条件,因此,黄河被称为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呢,谢谢。

祖国是母亲,黄河是母亲,那父亲是谁?

长江。

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吧?

先人将故国比作母亲,将黄河也比作母亲,表达了满满的爱国情怀!这是流传已久的譬喻,也是一种约定俗成。

把祖国和黄河比作父亲,没有约定俗成。此外,在文学表达上,黄河、长江又被比作母亲河或母亲的乳汁,中国人和中华文明,是喝着母亲河的乳汁生生不息而发展壮大的。

若用父亲来打比方,父亲怎么挤得出乳汁来呢?

为什么把黄河亲切的比喻为母亲?

为什么把黄河亲切地比喻为母亲?因为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象母亲孕育子女一样。

也许在远古甚至更远的时期,咱们中国境内就有原始先民在活动,他们生活着,奋斗着,繁衍着,这些地方中就有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因为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先民们便定居下来。后来经过不断地融合,成为华夏族,咱们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兄妹就住在昆仑山,属于黄河流域,黄帝炎帝的故里,应该也是在黄河流域。

咱们中国文明的初始阶段的,夏商周及后来的汉隋唐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的王朝,核心地区都是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许多古代的经典的文化著作,标志着古代文明最高端的科技发明创造,城市等等都是在黄河流域。

咱们的史书里出现了大量的地理名词,其中河东河内河南,《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说明咱们的华夏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黄河流域生存繁衍壮大。所以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象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当然了,咱们的长江流域一样了不起,一样孕育了华夏文明,从战国后期开始,就同样有了长足的发展,后来还成功地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汉末后,南方得到强有力的开始,隋唐时,南北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到了宋代以后,南方经济已经出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大好局势。

咱们中国人用事实证明,中国人到了哪里,都是最勤劳的。

清扬期待您的关注!(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黄河名字的由来: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她的名字并不叫黄河。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而黄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正处于古中国文明的核心地域,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从大禹开始就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请概述一个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2、【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

  • 关于书法家的故事,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在卖六角扇。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人有点生气。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可以买到一百钱。”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人人争着买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看见王羲之,求他再在扇子上写字,王羲之笑着不回答。守义而战

  • 名人故事一则五十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

  • l柳公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心正笔正柳公权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还是一位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的人.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一见他,在一起谈论谈论书法.正巧,没过多久,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现在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让他来见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

  • 黄河母亲像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整体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

  • 保卫黄河原文写记叙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这个中国第二大河,你拥有这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你,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你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从小伴着我们长大的摇篮。从小,在我的心目中,黄河,你是伟大的,在电视里看到黄河奔腾的时候我都非常的激动。从爷爷的口中,我得知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从书上我得知,中国五千年文化是从黄河发

  • 关于书法的小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

  • 简短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简短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如下:1、掘墓偷艺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十分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以前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

  • 黄河的故事啊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西门豹把招摇撞骗的巫婆投入黄河中。黄河有关的传说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有个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和黄荷一般大小。老头将男孩带回家,给他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老头便把美丽贤慧的黄荷嫁给了黄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老头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也吃

  • 谁给我写几个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要写作文吗?柳公权心正笔正的故事最出名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大书法家直言进谏的故事。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初唐时期的欧阳洵。人们将颜真卿遇柳公权并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