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冬天是要上冻的,所以黄河从来都不是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险。尤其宋代黄河水流少了很多,浅滩容易通过。
长江稍微困难些。但可以从荆州方向突破长江天险,甚至从四川方向绕过长江,那些地方河面狭窄,利于船渡。
比如西晋就是主要从荆州推进到建业。
例1:西晋统一局势图
北宋灭南唐,同样是从荆州方向突破,以水军突袭占领武汉地区作为根本,再顺流而下。
例2:北宋灭南唐图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海瑞说的“长江黄河论”为何成人生至理名?
嘉靖皇帝以长江比喻清官,以黄河比喻贪官。长江黄河治理得当都可以灌溉两岸之田,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论君王是否贤明,都会有清官贪官之分。贪官,贪官,就一定是坏官吗?
从百姓的直观利益上讲,可以这么说。他们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盘剥百姓,如硕鼠一般,但这只是从金钱的角度。贪官除了贪之外,也有许多才干和能力。而皇帝治理国家正也恰恰需要这样的人。
例如《康熙王朝》里的的明珠,康熙明知这人善用权术,贪财贪权,可依旧将他留用。正是康熙看中了他的经世之才,后来在裁撤三番,统一台湾等大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也如嘉靖继续说的那样,如果黄河一旦泛滥,就需要治理。
权臣玩弄权术在皇帝容忍的范围里尚可,若是出格,自然被处理。因而,这个明珠后来因为朋党参与到了太子党争,触及了皇帝的逆鳞被罢黜。
再有更典型的例子,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除却影视作品中对他的过度拍马屁的丑化,他这个人也是十分有能力的人物,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等等要职,能一个兼职如此多的职务,足以证明和的长袖善舞。但他不知收敛,有乾隆的庇护尚可为所欲为,到了嘉庆时期也被彻底清算!
其实相对于皇帝来说,他们更喜欢用那些有能力,但却有点贪婪的贪官。因为他们有弱点,好把控。
对于清官来讲,则要为难的多!清官之流一般自命不凡,不受钱财所累,死守着内心的道德和规则。
如果这样的性格更加激进一些,就是刚愎自用。小则误杀人命,大则误导国政。
因此嘉靖也说到,纵使如长江的清官之流,若是刚愎自用,戕害朝政,一意孤行,他也还是会治理的。
康熙曾说:“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清而宽方为尽善。”
因而,权利交杂的政治漩涡中,无论是清也好,还是浊也好,都要在一定的度里,过了这个度,则都是为害。
而为君之术,则无需细分清浊,能浇田就是好水!知人善用,此乃王道!
历史对嘉靖的评价不高,根据剧中表现来看,嘉靖具有极高的政治手腕,他的这番长江、黄河论就是他帝王之术的最好表现。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指的是“清官”,黄河指的是“贪官”,清官有清官的作用,贪官也有自己的作用。对谁有作用呢?这里肯定是嘉靖他自己,而不是平民老姓。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决定他们命运的最终是嘉靖,也就是嘉靖永远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从来没有考虑到天下百姓。
现在社会中利己主义者从来都不少见,现在许多人都是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当然,有利己心是合理的,也是合乎道德的,在这里,本人提倡合理利己。
以上都是本人个人建议,接受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