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建于北宋的江南第一楼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始建于汉晋的上林湖越窑遗址为代表的青瓷文化,是宁波独特的文化。
2、另外,还有以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他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及以著名商帮“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海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等,构成了内容极为丰富又极具个性的宁波地域文化。
扩展资料:
宁波的浙东文化:
1、宁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以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等学术大师为代表的明清浙东学术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浙东学术文化及其所具有的原创性思维、经世致用、博纳兼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思想成就之一,是学术大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3、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等文化巨匠的思想成果,在明清时期曾对宁波的社会发展起过巨大促进作用,在近现代特别是当代对宁波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奉化市布袋和尚出生之地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时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1]世传为弥勒菩萨/弥勒佛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这和尚又名“契此”。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最爱游化雪窦,在雪窦寺弘法,雪窦山由此被尊为弥勒圣地。[2]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由于契此的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气生财、累积财富的意味,而受民间信仰者视为财神供奉。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为七福神之一。布袋和尚传说先后列入宁波市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于2010年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名契此别称布袋和尚字号长汀子;长汀子布袋师所处时代五代后梁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唐朝明州奉化出生时间不详(一说南宋高宗)去世时间后梁祯明三年三月三日[3]主要作品《佛祖统记》《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主要成就高僧养父张重天居住地奉化岳林寺圆寂地吴越国明州奉化岳林寺安葬地奉化中塔寺徒弟与学生蒋宗霸赐号定应大师[3]
凯瑟琳拉丝基的故事
凯瑟琳拉斯基,美国女作家,以儿童文学最为有名。写过很多小说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她和身为摄影记者的丈夫合作著有多部非小说类文学作品,包括: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糖衣时代》,《世界上最美丽的屋顶》,由于在非小说类文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她还荣获“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奖”和“华盛顿知识类儿童读物奖”。凯瑟琳拉斯基最著名的小说是系列小说《猫头鹰王国》。她多年来一直对猫头鹰有着强烈的爱好。几年前,她开始对猫头鹰及其生活习性进行广泛研究,她原计划写一部关于猫头鹰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书中配上丈夫拍摄的照片作为插画。然而后来她意识到,由于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易受惊吓,不易被人发现,这个计划开展起来将会非常困难。于是她决定改写一部讲述猫头鹰世界的奇幻小说。在小说中,猫头鹰会说话,会思考,还会做梦,尽管如此,她还是会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加入描写它们自然本性的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只名叫赛林的小谷仓猫头鹰,刚刚出生没多久,在沉睡中遭到暗算,被推出温暖的窝,又被邪恶的猫头鹰掳到圣灵枭猫头鹰孤儿院,并在那里亲身经历和目睹到一些极其可怕和残忍的事情。赛林意识到这股邪恶的力量即将打碎猫头鹰王国的安宁,于是,生活轨迹从此改变,一个神奇的旅程就此开始,一只曾经弱不禁风的小雏鸟最后以王者归来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