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勇于承认错误的例子 比如说负荆请罪这样的

勇于承认错误的例子 比如说负荆请罪这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68 更新时间:2024/1/25 17:19:43

勇于承认错误列宁八岁的时候到姑妈家去做客,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因为没有人看见,当姑妈问起是谁打碎的时,列宁和其他孩子一样地说:“不是我!”但他母亲从他的表情上还是看出是他打碎了花瓶。应该怎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列宁的母亲没有这么做。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从那以后,列宁的母亲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在受着良心的折磨。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母亲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着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母亲耐心地安慰他,说:“给姑妈写封信,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想必,这个“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耳熟能详。其实家长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应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向列宁一样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学会列宁的母亲这种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教育方式。她没有选择当面拆穿孩子的谎言,而是用很多故事对孩子旁敲侧击,引导孩子,这是非常有艺术的教育方式。在这个问题上,一般的家庭缺乏一种健全的“容错机制”,要么认为孩子的错误用不着纠正,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要么认为孩子不能有错误,要做就做最好。前一种态度会导致孩子自以为是,知错不改;后一种态度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往往以撒谎来缓解父母的期望给自己带来的紧张。虽然人人都会犯错,但是敢于承认错误并为之负责任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人尚且如此,更况是孩子呢。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很多做父母的只会在孩子表现“精彩”时才给予奖励,殊不知,勇于承认错误是很难得的品质;其次要帮助孩子找到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很多时候,失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能够推动一个人的成长。高明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体会到更深刻的成就感。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全出处解析复制免、、、

代女词人清照《凤凰台上忆香金猊》原文: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译文: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冷透,床上棉被翻卷起江色的波浪,清晨勉强起来还是倦怠梳头。妆镜台随它铺满了厚厚尘垢,太阳光尽管能够照到那帘钩。就怕分别时刻心里十分难受,很多心事说不清难以张口。最近一段时日身体日渐消瘦,完全不是因为喝酒过量伤身,也不是因为看到景物而悲秋。这回离别一走就这样算了吧,千万遍地唱起那首阳关三叠,也终究还是难以再次挽留。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整日对着楼前流水望不休,应该看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今后我只能呆望流水泪不休,寄托着我不断的相思与悲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自公元1107年起,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赵明诚何时重新出来做官,史无明载。而刘忆萱在《李清照诗词选注》中认为此词作于赵明诚赴莱州任职之际,时间约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名家点评现代蔡厚示《李清照作品赏析集》:这首词处处都流露出她对丈夫的一片真情。调子虽然嫌低沉一点,但还是能使读者体会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在当时理学家大力倡导封建礼教和漠视妇女地位的宋代,李清照敢于如此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不能不说是有点儿反抗性格。李清照以其深层的精神意识活动,又如此密致、大胆,自远非其他男性词人所能及。现代陈祖美《读李清照作品心解》:这首词有更加丰富细腻的情愫,这种情愫往往是一个身闭闺闱的女子特有的,没有直接生活感受的作家很难写出这种情深意绵的作品。诗词赏析这首词用了两个典故,“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是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是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引凤的典故。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求问以下表述的是西尾维新的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比如说,光靠语言勉强维持着生计的少年和支配世界的蓝发天才少女的故事。(戏言)再比如说,病态地溺爱着妹妹的兄长和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事物的暖昧性的女高中生的故事。(你我崩坏的世界)企图单凭着智慧与勇气挽救地球的小学生和梦想着能够实现成长和成熟的魔法少女的故事。(新本格魔法少女莉丝佳)注重家族爱的杀人狂和

  • 世说新语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的教材曾经选用了数则《世说新语》的故事,如《小时了了》《陈太丘与友期》《人琴俱亡》《周处》《杨氏之子》等,上面也列举并分析了一些,下面再摘录一些有名的故事以飨读者。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

  • 剪纸是河北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

  • 张家口蔚县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送给外地一个朋友,有点河北特色,石家庄附近有没有卖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剪纸技艺和这种民间美术艺术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以陕西剪纸为主体进行申报,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评审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待漏院记】古文鉴赏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

  • 十年一品温如言 讲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多年以后,冬日火炉前,孙子们的小脑袋围成一团,要听老奶奶讲故事。温衡笑眯眯,那就讲个十年的故事好了,先说好,宝宝们,这只是个故事。第一年,她从江南小镇的乌鸦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凤凰,撞到一男一女接吻,此男长得甚是可口,心喜。第二年,他生了怪病,她趁乱,鸠占鹊巢,赖在他家。第三年,他的奸夫从维也纳飞回,她

  • 明辨是非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没找到相关故事明辨是非míngbiànshìfēi[释义]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语出]宋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清楚地辨别出是和非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涌

  • 举出非共点力的实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假如是两力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一般来讲可以直接平移到一点上来,作用的效果不会改变。假如两个力不共线,那么你要把两个力移到一个点上来时,还要加一个弯矩,才能使得力的作用效果不变。我们和德诚合作的初衷都是基于对传承匠心的坚守和追求。周家剪纸作为金坛刻纸的传承代表,将传统的剪纸文化与时尚的珠宝进行跨界

  • 民间艺术剪纸的传说30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

  • 喜鹊剪纸以及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喜鹊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因为其婉转的叫声,一直都被人们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文化认识,欣赏剪纸的时候大家会经常看到喜鹊图案出现在作品中。喜鹊本身和人类也一直比较接近,她们通常喜欢居住在人类屋宅的附近。虽然现在的都市生活让包括喜鹊在内的不少鸟儿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剪纸喜鹊的

  • 难兄难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初年,有位抗清义士,在一次与清兵的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被清兵所杀。他死后不久,夫人生下了他的遗腹之子。夫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因难产,自己也死了,留下了一对无名无姓,不知谁是兄,谁是弟的两个孤儿。义士的朋友将这两个孩子分别送到五台山和峨嵋山交给了两个和尚,以免官府追杀。二十年后,他们俩各得到两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