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因为其婉转的叫声,一直都被人们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文化认识,欣赏剪纸的时候大家会经常看到喜鹊图案出现在作品中。喜鹊本身和人类也一直比较接近,她们通常喜欢居住在人类屋宅的附近。虽然现在的都市生活让包括喜鹊在内的不少鸟儿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剪纸喜鹊的方式,将吉祥永远的留在我们身边。剪纸作品《喜鹊鸣春》1.准备: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成四层,或取四张色纸用书钉把边缘订好。2.描图:在订好的纸上,用铅笔仔细地将图画好,注意喜鹊的头与身体的形态。3.剪制:喜鹊是民俗中的吉祥报喜鸟,在民间剪纸中常常用到。剪喜鹊要注意剪得精神、活泼,因此必须把握好它的外形细长的身体和细长的尾巴。剪眼睛可只剪一个小圆孔(见剪纸作品《喜上眉梢》),也可以剪掉一个小月牙留一个小圆点做眼睛(见剪纸作品《喜鹊鸣春》)。剪纸的语言很少简单地重复客观的物象,总要在反映的事物上添加相关的美的东西,如喜鹊身上,不是只剪些羽毛,而是加入寓意性的梅花图案做点缀,这样就让人联想到喜鹊报春、喜上眉(梅)梢的美好意境。喜鹊的爪,如是单独剪站的姿态,可剪成四个爪趾,也可剪一前一后两个爪趾,剪喜鹊飞的动态或卧的姿态时,由于爪收回,爪与腿都不用剪,如剪喜鹊站立枝头上的姿态,爪趾不剪,只剪喜鹊腿就行,其他飞禽剪爪的方法与喜鹊基本相同。
关于剪纸的传说简略。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到: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到了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百度百科》希望能够帮到你。
北方剪纸的来历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汉族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