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苗族剪纸的故事和传说

苗族剪纸的故事和传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2/25 13:22:00

苗族剪纸俗称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西给港、西给榜,意为动物剪纸花卉剪纸。剑河苗族剪纸不同于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窗花剪纸,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稿。类型可分为革东和新民、新合两种,手法主要采用剪、刻、扎等方式。题材范围涉及苗族神话传说和自然界中花、鸟、虫、鱼、动物形象等,内容反映了苗族对远古图腾和自然的崇拜,蕴涵着大量神秘的宗教化信息和原始的艺术特征。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苗族妇女们在刺绣中使用剪纸,历史悠久,在黔东南一带苗族中世代传唱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节中就有剪纸的叙述。歌中描述苗族先民远古时期从东方(苗族早期生活的长江中下游)西方(指湘西、贵州)大迁徙的情景,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苗族历史上的这次大迁徙,是民族性的集体大转移,即使在这样艰辛的环境,妇女们仍把针线、剪花当作十分重要的事项,可见剪纸(剪花)与刺绣早就成了一对孪生姐妹。

篇关于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的仙家刻活了。“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我们在变懒吗?确实,一系列工业文明机器的诞生,使我们忘记了手工,忘记了祖先的那份钻研与探索。可这些真的能代替一切吗?现代的技术也许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却少了几分手工的灵动;可以做的比他们更丰富,更多彩,却又少了几分历史的古香古色。正如我无法推断出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手工杰作花费了制作者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这么“慢”的去做一件事了。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发点你拍摄的古镇人文照片看看可以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安吴古宅.吴家大院!哪年花开月正圆的的故事发生地!无修饰图!本人下乡入村时,拍摄的古建筑相关照片。图一、为古老的木梯,用两根均称杉木组合,没用一颗铁钉,为榫卯结构,共十九级。图二、明清时期的桂北建筑结构的湘南式马头墙。图三、民清时期古建筑民宅楹联。图四、古门楼,形似”官帽”,又称”猫背墙”,还叫”蜈

  • 罗阿特的遗产故事给人留下什么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她要求把小镇上最长的街改名为罗阿特大街,就是告诉大家,你们应该记住她的名字;镇长办公室里必须悬挂她最喜欢的油画,就是告诉大家,你们应该了解她,知道她的爱好.她要求把房子卖给来自巴黎的人,其实是想告诉大家,她来自巴黎.最后她要求将遗产中的大部分,用来建造公寓楼,提供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意思是说,你们

  • 兰考许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兰考县许河乡的许氏砖雕与彩塑技艺,被河南省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许氏砖雕是自明朝洪武年间随人口流动传到兰考县许河乡的。自清末以来,研习发展,到许家强已经传承到第六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水泥结构的建筑很少使用砖雕,故,许氏砖雕生产逐年冷淡。目前,许家强将砖雕作为一种艺术爱好时常

  • 兰州羊皮筏子的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羊皮筏子赛军舰”是广传于兰州的一个俚语,它用夸张的对比方法形容了羊皮筏子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动势和筏子客豪迈的气魄,描绘了一道具有鲜明黄河文化特色的风景线。自2006年兰州羊皮筏子被甘肃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文化内涵真正有了“赛军舰”升值速度。今年,兰州市七里河区文

  • 都安藤芒编织市场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走进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壮、瑶族同胞们正在自家进行藤芒编织,一派忙碌的景象。近年来,该镇围绕建设藤编特色小镇目标,持续打造党建、藤编、生态旅游产业旅游示范带,创建村级民族编织工艺品展示厅和非遗藤编传承培训基地,在传承藤芒编织技艺的同时,不断促进群众

  • 为了非遗技艺不失传,上海对于非遗项目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谢谢你的邀请,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处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上海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一个世界文化交融的都市。上海对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保护的很好,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是可圈可点的。上海的非遗项目在目前可分为十大项五十五小项

  • 了解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说:“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这位6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在“非典”一线连续72小时不眠,率领专家组会诊、治疗,穿梭于最初出现疫情的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负责“非典”病人的接诊工作,她把病人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包揽

  • 如何讲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明环境。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除物质的保证之外,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命脉之一。那么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也就非常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这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保护非物

  • 我和动物的故事 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我和小动物的故事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这只猫长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

  •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时,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这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看到一个管理县行钱库的小吏慌慌张张地从钱库中走出来,张乖崖急忙把库吏喊住:“你这么慌慌张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