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我在西北当兵5年,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的坟墓非常奇特,它不是将棺材深埋在地下,而是将棺材安放在地上。再用砖围着棺木彻起来,砖与砖之间还留下人造花窗格格,不管有多久年代,在外边通过那格格,就可看到里面的棺材。
更让人惊掉大牙的是,更是让人害怕的是:这个地方习惯竞然把棺材安放在村边上,准确地说是把棺材安放在村口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大人,学生,妇女,小孩子平常也正常跟棺材堆旁边进进出出。羊羊驴驴,鸡鸡鸭鸭都在那里玩耍,毫无畏惧,好象亳无感觉那里是棺材堆,在当地人看来,根本无视它的存在。
那片坟墓旁边,种有少量的柳树,树叶被公路上的泥尘染上了土黄色,感觉树有点脏,不是脆绿的样子。
我们南方兵只要跟那里经过,都睁大眼晴看这奇异现象。放眼望去,大大的一片坟墓,混乱地布满几百平方米,多者估计有千平方米左右,安放着数量不详的棺木,它们有红色,也有土黄色。每座坟墓,长约2米左右,高约一米上下,宽大约是一米左右。
这是我走遍半个中国,唯一看到这里的埋葬风俗习惯,棺材群与人们的住户很近,可以说是基本相连。
朋友们,你的家乡有哪些民间的传说,民间的小故事分享一下?
我的家乡座落在祖国西南的边陲,这里山清水秀,祖辈们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不当有美丽的风景,勤劳朴实的人。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老故事吧!
离我们村子两三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白家沟”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有成年人一般高的洞口,洞里有一眼泉水,长年都不干涸,水质清冽甘甜。但是至于这个洞的出口在那里,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我爷爷辈的那代老人们也有人好奇,想进去一探究竟,但是越往里走越冷,幽深的让人害怕,所以渐渐的便再没有人涉足了!
听爷爷说,以前有一个人家里很贫困,但是却是母慈子孝。一家人过的和和乐乐,转眼他的老娘八十岁了,古人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儿子儿媳便商量着把家里的年猪杀了之后,请几桌客人来给老娘祝祝寿,让老娘也乐哈乐哈!
五谷杂粮,浊酒野菜,一切都准备就绪,可夫妻俩却犯了愁。因为以前的人们大部分都很贫穷,就连吃饭的土碗能人手一个,都不容易,更别说家里想请几桌客人来了。
这天,这个勤劳孝顺的男子在“白家沟”的山坡上放牛,正为借不到碗碟而苦恼时,忽然他家的牛跑进洞里喝水去了。而男子跟着牛来到洞口边,一眼就看到了泉水边摆着一摞碗碟,精致的花纹,拿在手里又感觉很温润!而且数目不多不少,正是他心里需要的数量。
又惊又喜的男子不停的对着洞口跪拜,并且祝祷说:“看不见的老神仙,如果您肯把您的碗碟借与我用,我保证一个不少的给您还回来。如果有损坏,就是卖牛卖马我也一定买来还给您。如果您同意,我回家里拿萝筐来背下山去!”
男子于是赶着牛回了家,叫上媳妇一起去把泉水边那些精致的碗碟背回了家,给他老娘顺利的过完了寿辰。而他也
信守承诺,在用完之后,一个不少的把那些碗碟还了回去,还带了些香纸供品去拜谢!
从此以后,那些贫苦人家有什么婚丧嫁娶,都会准备一些香纸果品,去那个洞里借碗碟来用,而大家也信守承诺,有损失都尽量补足!
日子就这样在波澜不惊中度过,可是时间久了,有些人骨子里开始出现了贪婪的苗头。看到洞里借来的碗碟漂亮精致,于是在还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土碟土碗掺杂进去凑数,把借来的留下自己用,有的借出来用损失了也不买来补齐就还回去!就这样,人们再要用到碗碟时,能借出来的越来越少,最后甚至一个碗也借不出来了!
而老人们一说起这个故事时,都会对那些失德失信的人嗤之以鼻!
而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办酒席时再也不需要去借碗碟了,只要舍得花钱,就能亨受到让人省心省时的各种服务!但关于那个洞,关于那眼泉水的传说却还没有消散在历史的沙砾中。
经过人们口口相传,像一杯陈年美酒,越发使我沉醉其中!原来不管什么时候,诚实守信都是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德,而失信失德却是永远让人唾弃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