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农村有些传统文化会慢慢消失吗?

农村有些传统文化会慢慢消失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61 更新时间:2024/1/14 20:35:12

会慢慢消失的。

传统化随着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变化甚至逐渐消失。这是历史发展规律,任事物都不会逃脱这个规律。

原来我们老家谁家里生了孩子,担心孩子不好养活,就要在孩子刚出生或者刚满月的时候,出门去“拜干亲”,不管碰到的第一个人是什么人,这个人就是孩子的“干爹(娘)”,这就是“拜干亲”的习俗,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已经不存在了。

类似“拜干亲”这样的风俗,还有用鸡蛋换韭菜,换大米等“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农村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家家户户给孩子“长命锁”,过年贴窗花,大人和孩子冬天玩陀螺,还有兄妹“换亲风俗”等等风俗习惯。都已经很难见到了。

这些传统文化几乎已经慢慢消失掉了,还有更多的传统文化也在跟随社会发展逐步发生变化。

比如,土布纺织文化,土法印染技艺,纺车,手工织布机,染布用的大铁锅等,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源于生活,有的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和技艺。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实际作用已经消失了。目前我们见到的,仍然保留下来的绝大部份都是表演和展示用途了。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移风易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与时俱进,出现了新的变化。

比如网络,手机,微信,无现金支付等。这些新概念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倒逼一些传统文化失去存在意义。“捎口信”“捎话”这种习俗,早已被手机,微信,短信取代。

不过,农村老百姓不在互相捎话了,“捎话”这种习惯在外交场合还是经用到。

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论,文化传统属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属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会随之而变。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该消失的就会消失,该到来的就会到来。这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意志和好恶而转移的。

顺便说一句,农村传统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大力保护这些宝贵财富。每年都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到保护和支持,这样,许多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宁波和绍兴的历史渊源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绍兴和阿拉宁波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好邻居,说起这两座城市之间的渊源,很多人都会想起余姚。其实这两座城的故事,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早在唐朝以前,宁波主要的城市是鄞县、县、句章县。而这三个县城,都是归在会稽郡的管辖之下,余姚也是一样。会稽郡就是现如今的绍兴,这项制度是秦代郡县制最直观的体现,沿用近千年。这段

  • 鲁兰城遗址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国王鲁国公为防御外来侵略,在鲁国南面设立城池进行防卫(现在鲁是山东省的简称)。鲁国公派自己的女儿,姓鲁,名,进行防守,故该城就叫鲁城。鲁城又称鲁南城(因为在鲁国的南端)。又称母城,是鲁国公女儿鲁娘娘驻守的城;鲁娘娘有两个儿子分别驻守在现在白塔埠镇的城后城和横沟乡的罗庄城;三个

  • 宁波的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阿育王寺、天童寺、它山堰、镇海口海防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梁弄抗日根据地、慈城、前童古镇、梁祝文化公园、文昌阁(奎阁凌霄)、小洋房、蒋氏故居(丰镐房)、玉泰盐铺、摩诃殿、蒋母墓道、御书亭、雪窦寺、将军楠、中旅社原址

  • 玉环陈屿的变化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的玉环是个物产丰富、有许多名胜古迹的风水宝地。这里有漩门湾湿地公园、玉环公园、滨江公园、南山公园、坎门后沙……尤其是玉环公园,那儿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一个春天踏青的好去处。下面就我带你们去看看吧!一进公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参差不齐的假山,它坐落在草坪上,上面雕刻着四个精美的金色的

  • 想知道: 合肥市 中国非遗圆 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楼主你好:在城北长丰县岗集镇。公交:143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岗集下车。143路:滁州路-逍遥津-百花井-双岗-白水坝-公交四公司-郑河-万大郢-李洼-桥田岗-杏花村-明星学校-周湾-五里拐-新大郢-龙王村-路西村-大杨南路-大杨镇-十张村-建材三厂-岗集小学-岗南路-岗集

  • 金山区农家乐哪里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要说金山农家乐当然推荐门廊的农舍,富阿婆农家乐,吃农家菜,赏农民画的女士农舍,床和早餐,参观农民画南汇农家乐推荐南汇乡有趣的农舍,一年四季采摘不间断,桃子,桃子,西瓜,梨,橘子,草莓崇明农凯洛格建议佳佳农家乐岛农家乐,吃农家菜为主青浦农家乐采摘草莓奉贤农家乐采摘黄桃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并伴随着全国人口

  • 上海结婚都有什么风俗规矩?男方要给女方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不同地方结婚的风俗都不同。但是,每对新人在结婚之前都必须先了解自己当地的婚俗,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万无一失。那么,对于上海的新人来说,上海人结婚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海婚假风俗,让自己的婚礼更加完美吧!上海婚假风俗之相亲在古代的婚姻中,一般都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但是,在上海

  • 有谁知道“十三副遗甲”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明万历十一年二月,公元1583年,李成梁提兵攻打阿台驻地古勒寨。阿台的妻子的祖父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觉昌安为了城内百姓免遭涂炭,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起领兵前去解说,不想,建州女真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里通明朝,向守军喊话:“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果然城内出现内奸,导致城

  • 村镇地名来历是非遗项目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目前没有申报的先例,但如果该村镇地名的由来有传说,则该传说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类民间文学进行申报,举例:国家级第一批中就有14Ⅰ14耿村民间故事河北省藁城市15Ⅰ15伍家沟民间故事湖北省丹江口市16Ⅰ16下堡坪民间故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17Ⅰ17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等母亲因为具有超能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自己的话解释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赏析:这是一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