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十一年二月,公元1583年,李成梁提兵攻打阿台驻地古勒寨。阿台的妻子的祖父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觉昌安为了城内百姓免遭涂炭,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起领兵前去解说,不想,建州女真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里通明朝,向守军喊话:“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果然城内出现内奸,导致城破,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及所甩军队全部不幸遇难,只仅留“十三副遗甲”。由于实力太弱,不敢向明朝挑衅,只好将祸水引向尼堪外兰。同年五月,以“十三副遗甲”为由,出兵攻打尼堪外兰,带领着百余人的队伍,拉开了统一女真的历史序幕。
战国时,有个故事好像是一个国君请大臣食肉羹,而唯独没有给一个,后来就是没有得食肉羹的怀恨在心,后来
展开全部郑灵公元年(公元前605年)春天,楚国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正巧公子宋(字子公)与公子归生(字子家)将要朝见郑灵公,公子宋食指大动,对公子归生说:“之前我食指大动,必尝特殊的美食”。等到二人觐见郑灵公,看见厨师正解割大鼋,便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公子归生据实回答。鼋羹煮好后,郑灵公召来公子宋,却没有赐食鼋羹。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郑灵公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公子宋回家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灵公要杀他,便先杀死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恨。郑国人想立郑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国君。公子去疾闻讯,赶忙去对众大夫说:“先君尚有十二子,若立贤者为君,去疾无德无能;若立长者为君,大长兄公子坚尚在。去疾罪该万死,不敢越长兄的位置!”于是,众大夫们商议,扶立郑穆公的庶长子公子坚为国君,是为郑襄公。之后公子宋亦由于谋杀国君而被诛。而“染指”一词即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