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九龄不知进退的故事

张九龄不知进退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67 更新时间:2023/12/24 3:56:08

唐玄宗时的张九龄是一骨鲠诤臣,从不屈从于奸佞。至开元天宝年间,玄宗已做了数十年皇帝,他自以为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便渐肆奢欲,纵情声色,怠于政事。张九龄、韩休经常劝谏玄宗,弄得玄宗“戚戚无一日欢”。这时,善于献媚奉迎的李林甫乘机媚事皇帝左右,甚合帝意。玄宗想立李林甫为相,问宰相张九龄,张九龄直言相对:“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不同意拜李林甫为相。但玄宗终究还是屈从个人意志,将这位奴颜媚骨者封为宰相。而从此他也将张九龄怀恨在心,总是“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而张九龄从未向他屈从过。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想从洛阳回长安,宰相张九龄、裴耀卿认为秋收未毕,恐怕沿路扰民,建议改期。李林甫深知上意,便装作跛足的样子,独在后面,待二相退出后,他却对玄宗说:“臣非疾也,愿奏事。二都本帝东西宫,车驾往幸,何所待时?假令妨农,独赦所过租赋可也。”玄宗听后十分高兴。张九龄知道李林甫在背后捣鬼,便再次力争,但玄宗厌烦不听。张九龄以文学得官,守正持重,一向鄙视以谄佞得宠、素无学术的李林甫。李林甫对此十分嫉恨。李林甫曾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萧炅一向不学无术,次在给中书侍郎严挺之念文章时,将人人皆知的“伏腊”读为“伏猎”,使人瞠目。“伏腊”,是古代人对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腊日两个节日的合称。一个堂堂户部侍郎竟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实令人啼笑皆非。于是严挺之不无讽刺地对张九龄说:“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张九龄知道后,立刻将萧炅出为地方官,因此李林甫十分没面子,十分怨恨张九龄,想借机陷害他。开元二十四年,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因有治绩,玄宗欲为之加官尚书;张九龄不同意,说:“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唯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玄宗又要给牛仙客以实封,张九龄还是不同意,说:“不可,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修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陛下赏其勤,赐之金帛可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玄宗听后默然不语,有不悦之色。李林甫窥视皇上脸色,便阿其所好,对皇帝说:“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礼。”听过这番话,玄宗的脸上才泛出笑容。次日,玄宗又提起给牛仙客实封之事,刚正的张九龄仍坚持如初,极力陈论。玄宗勃然大怒,叫道:“事皆由卿邪?”张九龄顿首谢罪道:“陛下不知臣愚,使待罪宰相,事有未允,臣不敢不尽言。”玄宗又问:“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张九龄从容答道:“臣峙海孤贱,不如仙客生于中华。然臣出入台阁,典司诰命有年矣。仙客边隅小吏,目不知书,若大任之,恐不惬众望。”退朝后,李林甫又扬言道:“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于是唐玄宗认为张九龄太专横,他再也容不得这种骨鲠之臣聒噪盈耳的哓哓之言了,便罢其宰相职,而专任李林甫。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湖北有哪些特色的非遗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我的家乡在湖北宜昌,那里就有很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峡江号子和船工号子就很有地方文化特色;饮食方面,长盛川湖北青砖茶传统技艺就是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盛川湖北青砖茶是湖北省首批老字号品牌,由湖北制茶世家何氏家族创立于1368年,以长江流域鄂西南武陵山区高山优质富硒茶树鲜叶为原料

  • 非遗如何彰显文化自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

  • 立春在南浔有了哪些非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摘要为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文社〔2007〕51号)以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湖文新〔2008〕22号)有关文件精神,各镇(开发区)认真普查、积极申报,经有关专家评定,确定

  • 简介名人包拯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谥孝肃,汉族,北宋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包村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宋朝负责财政大权的最高官,被称为“计相”),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

  • 宋代蹴鞠真的和宋代足球小将里描绘的一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足球小将以真实蹴鞠为原型,创作的动画片。在情节上,添加了艺术性的夸张与现代的理解。当它大体是尊重真实蹴鞠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

  • 南浔古镇的景点古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至今幸存的有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陈氏颖园和张氏适园。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崇文重教,仅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41名、京官56名、州县官57名。近、现代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80多名。南浔还有保存完整号称“江南第一古民宅”的张石铭旧宅;有民国奇人张静江故居;有湖州市首家丝商建

  • 您认为民间故事这种非遗文化怎样传承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壮大,我觉得民间故事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得到人们的珍惜与传扬,不然的话久而久之,就有可能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集结成书,也可以用一种软件储存起来,对于精美的经典之作完全可以编入教科书,使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 东阿阿胶的工艺为什么能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东阿阿胶一直蒙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受益的人说这是滋补的良药,懂行的人说就是一张驴皮,究竟真相是怎样的?东阿阿胶的工艺凭什么又能够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小编带你看去解密阿胶文化。懂行的人说就是张驴皮,是又不尽是。的确是山东的驴,但不是光有原料就能产出阿胶,就如同给你一张牛皮,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皮鞋

  •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历史演变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

  • 湖北还有哪些荆楚遗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湖北的历史上称楚国,战国时是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历史文人众多,名胜古迹数不胜数1,武当太极发源地:自古武术界有“南武当北少林”的说法。武当山坐落在湖北的十堰市,山上常年四季如春,云雾缭绕,太极祖师张三丰在此创立了武当派,流传至今。如今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商业化的净土。2,三国长坂坡:“赵云单骑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