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而非司马懿,孔明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空城计发生在阳平,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节宛城,不可能出现在阳平战场。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诸葛亮空城计,为何让二十名士兵扫地?
空城计诸葛亮为何让二十个士兵扫地,司马懿又为何撤退?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发明家等。诸葛亮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长大后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排兵布阵神鬼莫测,他在三国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不但能未卜先知,而且可以呼风唤雨。火烧新野、赤壁,草船借箭,巧夺荆州,尽显诸葛亮英雄本色。诸葛亮后期有辅佐刘备攻取西川,最终建立蜀汉政权,因为诸葛亮的忠贞不渝,又被尊成为忠诚的代表、人臣的楷模。但诸葛亮最厉害的还是空城计,面对司马懿几十万大军,诸葛亮镇定自诺,扶手弹琴,并命令二十个士兵在门口扫地,司马懿看到后急忙撤军逃跑。诸葛亮为何会让二十个士兵扫地,有何玄机,司马懿又为何会逃跑?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空城计。228年春,诸葛亮亲率十万蜀军被伐,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诸葛亮因山路崎岖不宜行军,果断否决。诸葛亮采取以赵云邓艾为疑兵,由箕谷佯攻城的阵势,吸引魏军,诸葛亮本人亲率主力部队进攻祁山。魏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龙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相继失陷,蜀军威声大震。曹睿惊恐万分,亲自坐镇长安,派大将军曹真至县抵御赵云,张引军五万抵御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张乃魏之名将,必然要取街亭咽喉之地,便欲派人镇守,此时参军马谡主动请缨,诸葛亮不准,马谡数次请命,并甘愿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不得已起用马谡。
诸葛亮担心街亭失守,特意嘱咐王平,要再三劝说马谡不可轻敌,并且告诉马谡部署。但马谡认为自己饱读兵书,精通战法,没有必要按照诸葛亮的要求。街亭旁有一个小山,旁边一条河曰渭水,马谡将全部兵力部署在山上,只留王平守住渭水,并且认为士兵自上而下攻击魏军,必然势如破竹。但张到街亭后,将马谡军队围的水泄不通,将士们无法到山下取水,饥渴难耐,不战自乱,投降者不计其数,马谡不攻自破,率残部逃跑,街亭失守。
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大军十五万长驱直入,切断诸葛亮退路,并且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掩杀过来。西城兵微将寡,诸葛亮身边并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军,留守的五千军马也有一半去运粮草,剩下的只有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众人得知司马懿率军攻城,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高远望之后,安抚众人不要惊慌,并且传令将所有的锦旗都收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准大声喧哗,违令者杀无赦。又命令每个城门之上派二十名士兵,扮做百姓的模样,在城门里面扫地,诸葛亮本人则登上城楼扶手弹琴,镇定自诺。司马懿见状后,急忙大喊有伏兵,随即命令部队撤退。
其次分析诸葛亮为何让二十名士兵在门口扫地,笔者认为有三层意思,以下做简要分析。
其一诸葛亮是在告诉司马懿他不惧怕司马懿,城里一切正常,人们各司其职,并不会因为司马懿的到来而恐惧。司马懿率十几万大军前来围攻,小小的一座西城,就算是藏兵也不过几万人,绝对不可能是司马懿的对手,一般在没有兵力的情况下士兵早已吓的浑身发抖,而诸葛亮让二十人在门口扫地正是为了证明蜀军全无惧色,从而更能告诉司马懿,诸葛亮绝对不会惧怕,也许你司马懿能够看破我就是一座空城,但是我就是那么的自信,你司马懿也不知道我诸葛亮究竟有什么杀手锏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你司马懿敢进来吗?
其二诸葛亮也是间接的告诉司马懿,城里有伏兵。假如司马懿不够聪明,这二十几个人又如此镇定,他必然认为城里有伏兵,诸葛亮一向诡计多端,司马懿也是自愧不如,城里有何玄机,城后面又是一座山,诸葛亮会不会往山上跑,山上又会不会有伏兵,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司马懿伤透了脑筋。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确实是因为担心城里有伏兵,命令撤退,但其子司马昭认为绝对是一座空城,就算有伏兵为不过几万人。司马懿大声训斥道:即使城里没有伏兵,诸葛亮往山上跑引我上钩怎么办,山上能藏军几十万,到时必然全军覆没。于是命令部队撤退。
其三诸葛亮是在告诉司马懿(假如司马懿足够聪明),这就是一座空城,但你我唇齿相依,杀了我你也活不了多久。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在曹魏的状况,司马懿虽然得到重用,但一直饱受曹氏家族的怀疑,曹操、曹丕、包括曹睿一直放着司马懿,并且司马懿多次惨遭杀害,比如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就想讲司马懿灭族,但多亏贾诩解梦说是吉兆。曹丕也多次将司马懿降职,曹睿一直没有给司马懿兵权,直到诸葛亮北伐,无人能敌才重新起用司马懿。可以说诸葛亮是司马懿的救星,杀了诸葛亮司马懿也没有多大的存活空间。因此二十二扫地士兵正是为了告诉司马懿,个人自扫门前雪,杀了我对你没什么好处,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不会攻城,才如此大胆,摆出一座空城计。
最后分析司马懿为何会撤退。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怎么会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司马懿不但知道是空城,也知道诸葛亮已经穷途末路,更没有什么玄机可以加害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要是有办法,早已逃的无影无踪了,以诸葛亮的聪明伶俐,处事有极度稳重,绝对不会再此冒险。但司马懿更是读懂了诸葛亮的第三曾意思,诸葛亮确实是司马懿的救星,没有诸葛亮司马懿根本不可能掌握兵权,只会被曹氏家族牢牢监视,现在重掌兵权的司马懿如鱼得水,且不说杀掉诸葛亮司马懿会不会被杀,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削除兵权,这一点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即可得知,当时曹睿第一件事就是罢免了司马懿的兵权。
司马懿也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有如此的爱惜自己的兵权和司马家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司马懿果断撤兵,保存好自己在蜀魏之战中的战略地位。总而言之司马懿选择紧急撤兵真是明智的选择!
你是如何看待空城计?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