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清朝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前半段,指的是鸦片战争之前,也就是中国古代阶段,二个是后半段,指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也就是中国近代阶段。
清朝对与中国的贡献,主要是领土上的贡献,对于新疆西藏蒙古东北以及台湾地区的实际控制,不至于像历朝历代,中央没落,亡国(族)来打的时候,脱离中央,自立政权。对于文化上的贡献(指的的前半段),不能说没有,准确的说是和历朝历代相比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不像春秋之百家齐放、两汉唐宋元明时期文化科技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诗歌曲艺小说上没个阶段都有没个阶段的突破。如果硬要说清代在文化上的突出成就,那就是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就学问的研究到了极致。
虽然清代(前半段)在小说戏剧绘画上有不少作品,对地理史学上的研究也比较多,但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却不是太突出,只有在三纲五常旧文化上的研究比较突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皇帝相对来说那么勤劳的原因,因为他们要做到三纲五常这思想的代表。
这里我意思不是说儒家旧文化不好,比如我认为忠孝仁义礼智信就非常好,是做人道德的基本准则,当然还有一些纲常伦理受到那个时代的局限,确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清朝后半段,就不多说了,因为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入侵,思想逐渐开放,在文学科技上,又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