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宁波的习俗和特产

宁波的习俗和特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25 更新时间:2024/3/30 5:56:34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鲜名闻内外,向以蒸、烤、炖制海鲜见长,别具特色,轻形式,重实味,鲜咸相兼,美味可口,宁波人昵称“下饭”。烹饪制作大都采取蒸、烩,特别讲究火候、刀功,极注重色、香、味。宁波十大名菜为冰糖甲鱼、剔骨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雪菜大黄鱼、腐皮包黄鱼、网油包鹅肝、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彩熘全黄鱼、炒鳝背。尤以冰糖甲鱼、锅烧河鳗为宁波传统名菜之最。此外,各种饭后点心也别具风味。较有名的是宁波十大名点:猪油汤团、龙凤金团、水晶油包、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块、三丝宴面、鲜肉小笼包子、烧卖、鲜肉馄饨、酒酿圆子。其中,尤以宁波猪油汤团为全国闻名。此外,象山海鲜、奉化芋艿头、余姚年糕、尚田草莓、余姚杨梅、三北豆酥糖、宁波草席、河姆渡茭白也小有名气。冰糖甲鱼:宁波十大名菜之首,吃来软糯润口、香甜酸咸,风味独特。此菜是一种滋补品,甲鱼与冰糖同炖,具有滋阴、调中、补虚、益气、祛热等功能。邱隘咸菜:宁波特产。盛产于鄞州东乡邱隘镇,用雪里蕻菜腌制。雪里蕻菜冬种春收,腌制依据放盐多少来错开上市季节。邱隘咸菜色泽黄亮,有香、嫩、鲜、微酸特点,能生津开胃,可炒、煮、烤、炖、蒸、生拌、配菜肴、做汤料、做馅子。做配料可解鱼腥,除油腻,咸菜黄鱼为宁波名菜,俗话三天不吃咸菜(齑)汤,两腿感到酸汪汪。邱隘咸菜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邱隘真空包装食品厂改进咸菜生产卫生设备与保鲜贮存,使其畅销国内外。宁波汤团猪油汤团:宁波人过春节,有吃猪油汤团习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吃汤团,汤团圆圆,象征团圆。宁波汤团皮薄而柔滑,色白光亮,糯而不黏,入口流馅,油烫香甜,自成特色。宁波市区开设有“缸鸭狗”汤团店,近年来还出口冰冻宁波猪油汤团到港澳台及欧美各地。溪口千层饼:宁波特产。制作配料严格,选白净芝麻、冬季苔菜、本地麦面粉、糖、油按配比拌和,烘烤温度要适中,酥而不焦,每饼27层。松脆异常,咸中带甜,满齿清香。余姚杨梅:宁波特产。肉质细软,甜蜜醇厚,形如珠而色如玛瑙。有白种、粉红种、红种、乌种四大类,以乌种的荸荠种为最佳,因其成熟时呈紫黑色,似荸荠而名之。杨梅时节较短,初夏红种的早大种先熟,白种水晶杨梅最迟上市,俗称“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杨梅形状可爱,汁液鲜洁可口,味甜如蜜,作为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加工后有蜜饯杨梅干、杨梅饮料、杨梅酱、糖水杨梅等,杨梅汁有生津、止渴、祛暑作用,杨梅烧酒是消暑佳品。余姚杨梅为国家农业部“七五”期间投资建设的名、特、优、稀商品基地之一,慈溪也是杨梅重要产地。浙贝母:宁波特产。是贝母的一种,因产于浙江,故名“浙贝”,又称大贝。原产象山,是宁波市鄞州区著名经济特产和贵重中药材,亦称象贝,为“浙八味”之一。贝母性微寒,味甘苦,主治伤寒烦热、咳嗽上气,安五脏,利骨髓,消炎、润心肺,兼有消炎退肿,治痔痈节肿毒等功效。鄞州樟村一带盛产,下半年种下,次年5月收获,鄞州鄞江镇产量占全浙江省的70%,被称为“浙贝之乡”。传统工艺骨木嵌镶: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明代骨木嵌镶主要用于家具的雕饰。清乾隆年间,宁波的骨木嵌镶工艺以其特有的地方风格和精致的技艺名闻遐迩,被列为“贡品”。在制作方法上分为高嵌、平嵌和混合嵌。高嵌采用象牙、黄杨木、竹黄、腊石等作为图面纹饰的原料,锯成形后,嵌在木坯上。平嵌采用象牙、骨片、螺甸、木片等,依图面纹饰平嵌入木坯后用刻刀勾线而成。嵌镶的构图有“丹青图”和“古体”之分,前者近似明清间的风俗画,后者形同汉画,其内容以表示吉祥、长寿、富贵为主题,以人物、博古、山水花鸟为题材,产品有床、几、椅、厨等。朱金木雕:传统工艺。又称漆金木雕。在明清时期,工艺制作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它是在木雕制品的基础上以朱砂色为底,贴金饰彩而成,显得金碧辉煌。木雕以樟木、椴木、银杏等优质木材为原料,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根据不同对象雕刻而成,题材多取于戏剧故事,造型古朴生动,刀法深厚。有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有的比较粗犷。朱金木雕主要用于寺、庙、祠堂等建筑及木床、花轿等大型家具和神像等。泥金彩漆:传统工艺。宁波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泥金”名称始于商周。其做法是将金箔研成粉状,与大漆调合后或涂或填。漆器以木胎为主,也有以竹片、竹编为胎。以朱红和黑色为漆器的基本色调。传统的制作方法有纹饰在透明的漆膜里面的沉花,纹饰在漆膜表面的平花,用堆塑、镶嵌等手法使纹饰出于漆膜表面的浮花等三大类,而浮花工艺为宁波漆器传统工艺中较有代表性的手法。漆器的装饰以金为主,有描金、贴金、堆金、追金、开金、平金等手法,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及寓吉祥如意的图案等。金银彩绣:又称仿古彩,为传统宁绣中的精品。宁绣与湘绣、苏绣、京绣、粤绣、蜀绣被誉为中国六大名绣。金银彩绣采用各色真丝织品为原料,在彩绣、平绣图案周围盘绣以金线和银线而成。古色古香,富丽堂皇。底色以深色为主,主要有深红、深蓝、墨绿、黛色、铁锈红、咖啡色等,制作工艺可分为网绣、包金绣、垫金绣三大类。题材有龙凤、花卉、佳禽等。主要用于绣衣、靠垫、台布、床罩、软包等生活用品。宁波草席:古称明席(宁波古为明州),也称甬席(宁波简称甬),俗称滑子、席子。以盛产于宁波西乡黄古林一带的席草,用白麻筋或绿麻作经线编织而成。宁波草席质地精密,厚实挺括,刚劲有弹性,柔软光滑,能散热降温,收藏方便,经久耐用,铺垫、打包、挂门窗均可使用。宁波草帽:宁波市西郊和慈溪、鄞州、余姚农村不少妇女善编草帽,常作为家庭副业。以草编之乡慈溪长河乡编织的金丝草帽最优,轻若云,亮似雪,美观实用,经漂白染色、绣画、装饰,可与时装配套,既是遮阳实用品,又是装饰性工艺品。草帽按原料分,有金丝、麦秆、维特克、咸草、席草、龙须草、黄草、鸡冠草、纸草、黄花菜叶、勒菲草等10余种,年总产2000余万顶,除席草帽500余万顶内销外,多以半成品出口,由国外根据流行服装设计帽型,配装饰后投入市场。宁波竹编:宁波是竹编之乡,四明山盛产毛竹,历史上就用竹编制各种简朴实用的篮、箩、簟、筐、笼等。明、清江南举人赴京应试的考篮、食篮皆竹编,现鄞州、奉化、余姚有数十家乡村办竹编厂,工人善用篾丝、篾片,巧妙地编制成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种动物,并和传统的罐、篮、盒、盘结合起来,制成鸡罐、鸭盘、猫头鹰盒、花盆套、花瓶、废纸篓等,既实用,又可观赏,畅销海外。

1、宁波习俗

宁波地处浙江东部,在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

八月十六中秋节:中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中秋。追其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国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一说南宋时宰相、鄞县(现鄞州)人史浩,当时,其任宰相之职,每逢中秋节便回家陪其母过中秋节,有年中秋节因朝中有事,故不能及时赶回,而家中人也深信其会回来过节,等到第二天,即八月十六那天,史浩果然赶了回来,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份孝心,故选择在八月十六过中秋节。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庙会,观龙舟,吃月饼,亦互赠月饼。

舞狮: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队,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狂舞狮子在中间嬉打、咬打、抢灯等动作,四周围观群众。

赛龙舟: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当比赛开始时,划船人员头高高地昂起,一人站立于龙舟前身敲锣指挥,服装与龙舟同色,一声鞭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闹,先到终点者为胜。宁波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东晋时上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会稽的梁山伯同学三年。后祝英台先归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访,才知其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许马氏子。后山伯为县令,勤政爱民,死于任上,葬在城西乡。后祝英台过山伯墓,痛哭呼号,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现宁波西乡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庙。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电影、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范围非常之广,涉及并流传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冬至吃番薯汤果: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2、宁波特产

①宁波汤圆

汤圆原名元宵,是宁波著名的汉族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春节、元宵节节日食俗。历史十分悠久。据考证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

旧时候,汤团一般只能在春节期间方能吃到,平时民间很少制作,宁波有一首儿歌这样唱叫“拜岁拜嘴巴,坐落瓜子茶,猪油汤团烫嘴巴”。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象征家人团圆,也象征生活圆满幸福。一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总爱吃碗汤团以寄托思乡之情。

现在,“宁波汤圆”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名声在外。

②慈城年糕

慈城年糕也是最能体现宁波纯白之美的代表之一。慈城的年糕,至今保留着上千年的生产工艺,柔滑细腻。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已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

慈城年糕是由优质粳米制成的糕点,是宁波市传统的名优特产品。

③前童三宝

前童古镇赫赫有名的前童三宝,指的是老豆腐、空心豆腐和香干,可荤可素,各有各的美味,历史上更曾被作为贡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宁波人为啥习惯过八月十六?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清朝诗人袁钧在这首《北杂诗》中描绘的就是宁波人过中秋的场景。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以八月十五为中秋,宁波又为何兴八月十六为中秋呢?浙江省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周静书说,这个独特习俗的形成,和诗人袁钧在诗中提到的峰有很大关系。峰是南

  • 白衣战士抗战非典与SARS病毒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记得她那永远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风般关切的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6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却永远地走了。病魔袭来迎着上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叶欣的爱人总是神闲气定,

  • 世界文化遗产有关故事及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相关资料标志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分类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

  • 我要沧州武术之乡的简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沧州武林,根深叶茂;沧州武杰,名扬八方;沧州武术,遍及华夏,远涉亚、欧、美、非一些国家和地区。沧州“武术之乡”之誉,宏扬中外。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史籍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

  • 钟南山南抗击疫情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上车无座,他被安

  • 谁知道白衣天使抗非典的光荣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4月22日下午,在上海市新收犯监狱,年轻的毛警官接待了一对从安徽赶来探望儿子的老年夫妇。在被告知为严防“非典”疫情,监狱暂停会见后,这对老人仍不死心,再三恳求。毛警官微笑着,却坚定地拒绝了。同时,他又耐心解释了监狱之所以采取暂停会见措施的理由。“那我们给他带的东西怎么办?”大爷两眼盯着毛警官。毛警官

  • 沧州有什么特色小玩意儿??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东城区1。东城区文化馆室内庙会时间:2008年2月2日(年廿六)-2月11日(正月初五)地点:东城区文化馆内容:游乐嘉年华室内文化庙会2。地坛庙会时间:2008年2月6日(大年三十)-2月13日(正月初七)地点:地坛公园内容:以古坛风貌为依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大家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崇

  • 围绕抗击疫情中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抗击疫情中的终南山老人能够勇战抗疫前线,以身试。易为人们做出了表率,他的精神给人们以给我,他的行为给人们以定心效果,让人们在抗议中勇往直前。疫情中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有很多,可以看一下在武汉防疫过程中的医护人员

  • 介绍几种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用几句话概括其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河北省国家级项目(第一批)●丰宁满族剪纸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康熙年间,到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了自己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的独特风格,由于当地满人居多,决定了满族剪纸的走向,是以窗花、礼花、节令、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极具地域化、民族化的特殊风格。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 河北省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省各地的元宵节庆祝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闪亮登场,既为群众带来节日的欢乐,又增强了人们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赛戏怀古从正月十二至十六,武安市精心筹备了五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大型文化演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这场文化盛宴的一道“硬菜”。武安享有“中国戏曲之乡”的美称,平调落子是每年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