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子对古代文化是什么态度?对教师治学有何意义?

孔子对古代文化是什么态度?对教师治学有何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54 更新时间:2024/1/24 17:22:02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孔子说:“夏朝的政教文化、典章制度,我能叙述它,但夏朝的后裔杞国保留的文献不足以证明我的话;商朝的政教文化、典章制度,我能叙述它,但商朝的后裔宋国保留的文献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化历史资料的继承保存与精通文化历史的学者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我的话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孔子的治学态度极为严谨,为了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他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约在公元前532年前522年之间,孔子为了研究历史上夏朝与商朝的文化礼仪典章制度,他的足迹遍及鲁、卫、杞、宋等诸候国,他到了今河南杞县的杞国,经过考察,发现当时杞国现存的所有文化礼乐典藉已经不能保持夏朝的原始风貌了;他到了河南商丘的宋国,发现宋国的文化典藏,也无法证明他们是商朝的后裔了,孔子对此深表惋惜。这种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做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因此,教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阐述的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事实依据,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便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有误人子弟之嫌。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期间,相传在偏远农村的一所中学里,一位民办教师在执教泽东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时,一名学生突然当堂发问:“老师,‘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为什么说‘不须放屁’?”由于备课时这位老师没有查阅相关资料,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但又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只好胡乱答道:“苏联地处寒的北方,土豆虽然烧熟了,如果再加上牛肉,牛肉一定煮不熟,人吃了这样饭就会放屁,所以在公众场合,人要强忍着‘不须放屁’,以免影响自己的形象。”学生点头称“是”。

这样的解释让人啼笑皆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1964年4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访问匈牙利时,在一次演讲中说“福利共产主义”应该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种“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后来成为“苏修”的代名词,“不须放屁”是毛主席给予“苏修”的愤怒讽刺。

知识就是真理,对待知识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真理的态度。教师要像孔子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谓知也”,对于不知道的知识,教师要实事求是,敢于说:“我不知道!”,然后与学生共同研究讨论,直至弄清事实的真相。因为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教师被学生问倒,一方面说明学生的提问有深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备课时考虑不周。教师回答“不知道”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而且当事实的真相弄清楚后,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对于上面例子中的那位老师,他完全可以这样回答:“这个问题备课时被我疏忽了,谢谢您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问题,课下我们共同查找资料研究一下,看一看这两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这样一来,既对学生的提问作出了肯定,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岂不两全其美?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弘扬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古老中华民族的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就是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价值源泉。现今的社会变得浮躁和快节奏,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二十年中,我们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包括电影、音乐、服饰和餐饮等不同领域。现如今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被社会各界广泛提及,而民族复兴的

  • 列举商朝考古发掘的三项重大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重要遗址的发现:殷墟、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商城、盘龙城,包括二里头的3、4期分期:由于上述遗址的发现,先商文化、商代早中晚期,等分期成为可能。甚至具体到某一代王的考古材料都可以仔细划分,配合甲骨文的分期,商代的分期已经相当成熟了分区方面,由于南方的盘龙城、江西的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等等的发现,

  • 为何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诚如题所述,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确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分封制与宗法制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在回答本问时,先说一段题外话。现在有很多学者提出,西周的分封制在西汉就彻底结束了,后世王朝不存在分封制。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所以存在这个错误的观点,是对分封制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历史的真实是后世各王朝都存

  • 历史和文化对国家的重要性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和文化是单一民族和多民族国家之根,无论历史如何演变,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都融于代代心灵中,虽时势变迁但历史和文化传统不会改变,只是代代奋起承袭沿革广大,否则国家民族就失去特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不会自立。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凡五千年,历经融合,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且独树一帜,无论怎么变,

  • 山东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山东是我最喜爱的省会,大学有幸在青岛上过几年学,也曾游历山东各个地方,让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好客山东吧!提起山东这个向来以“儒家”、“好汉”、“喝酒”、“仁义”为标签的中国北方省份。我们的脑海中,会或多或少浮现出以下画面。好汉省、大明湖省、不孕不育省、挖掘机省这是媒体带给山东的几个标签。山东省,中国华东

  • 中国历史上对现在影响最多的王朝是哪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这个问题,我看了一些答案,很多内容是“中国古代对于现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年代”,比如秦朝,比如唐朝,比如清朝。而我的答案与这些不同,我回答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对于现在世界影响最大的年代,我的答案是明朝。明朝号称是中国古代得国最正的朝代,因为它的法理依据是祛除外国入侵者,所以明朝有很多行为都是本着身正不怕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2017年11月24日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1,它是研究商王朝历史的有力证据。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商王朝的有关历史资料持将信将疑之态度,而甲骨文的出现则是一个很有说服

  • 殷墟的历史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

  • 为什么商朝之前的历史中存在许多神话性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由于那段时间的历史很多是有人口口相传,没有准确的记载所以后来的记载都有偏虚构的意向这个各国对于自己的由来基本都是有虚构的成分。印度说,这世界是一个大神想象出来的这位大神叫梵天,如果大神醒了,世界就不存在了我们说这世界是盘古劈出来的,女娲用泥捏出了人。西方说人类是上帝的造物,将他们放在伊甸园,后来蛇诱

  • 董仲舒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