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相关故事任选一两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100至300之间即可

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相关故事任选一两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100至300之间即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77 更新时间:2024/2/6 4:27:15

1、起源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2、习俗

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3、相关故事

屈原倡导举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传承

1、汉朝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汉代时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2、明清

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端午节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2、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3、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4、端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

1、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2、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3、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扩展资料:

各地端午节谚语:

1、“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3、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4、端午不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5、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南方)

6、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7、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8、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上海宝山)

9、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10、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1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12、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勇于担当,敢于承担重任的名人材料故事3-5个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表现了勇于担当,敢于承担重任的名人材料故事有:1.里根小的时候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他们踢得正高兴,里根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户人家的玻璃上。玻璃稀里哗啦碎了一地,房主怒气冲冲地跑出来,揪出了肇事的小里根。他向里根索要12.5美元。里根急得哇哇大哭,回到家告诉了他爸爸。爸爸说:“我可以借你12.5美元,

  • 家乡的春节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

  • 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 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钱武肃王目不知书,然其寄夫人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姿致无限,虽复文人操笔,无以过之。东坡演之为“陌上花三绝句”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王士祯【香祖笔记】五代十国有个人叫钱,史载“权勇有谋,性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这孩子小时候是个

  • 非遗作文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非遗作文开头伴着清晨明媚的阳光,迈着轻盈的步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玻璃博物馆,一踏进玻璃博物馆的大门,就感受到馆内到处弥漫着一种非遗文化的气息。随后我们走进了展览大厅,展厅内陈列了五颜六色的玻璃容器和玻璃艺术品,造型各异,琳琅满目,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展览厅旁边的那家卖工

  • 关于给父母盛饭的感人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一勺,两勺,三勺……盛满一碗饭,双手奉于父亲的面前;一勺,两勺,三勺……盛满一碗饭,双手奉于母亲的面前。一勺,两勺,三勺……服务员双手将盛好的饭菜端到我面前的餐桌上,伴着我的一声“谢谢”,留给我一个冰冷的背影,忙活其他事情去了。在异地求学,经常在一些简陋的小饭摊上吃饭,唏哩哗啦吃完,就奔走在虽然住久

  • 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每年的春节,我都要跟随着爸爸妈妈回老家--济宁过春节,那里的春节和济南截然不同。除夕早晨,天蒙蒙亮,各家各户便开始烧香,在门的侧面贴个红兜,以表示一年全家都会平平安安。吃过早饭,小孩子们便跟在大人后面帮着挂灯笼,贴春联,那里用的胶也很特别,不是用双面胶,也不是用胶带,而是用--浆糊。先是挂灯笼,把大

  • 南京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有6000多年文明史,2600年的建城史,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之称,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其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旅游景点众多,现在我就带大家走进南京的著名景点。1.中山陵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以及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多平

  • 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6篇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pny340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6篇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同学们家乡的春节是怎么样的呢?本文是YJBYS小编整理的6篇关于家乡的春节作文,欢迎阅读。篇一:家乡的春节放寒假了,我妈妈开

  • 工匠人物的艰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格林童话》语言很优美,生动活泼。如《青蛙王子》中的一句“青蛙撞到墙后不见了,落下来的却是一个英俊和善、衣着华丽的王子”,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将动物赋予人的生命,成为故事中“人物”。又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一句“天黑下来了,狂风卷着乌云压在头顶上,树叶被吹得四处飞散,沙沙作响,海潮像煮沸的开水一样

  • 崇明岛传说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崇明岛”的来历,源于一个传说。东晋末年,孙恩农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的几排竹筏飘浮到了靠近东海的长江口,在江边的泥沙中搁浅。这些竹筏拦住了滚滚长江带来的泥沙,逐渐形成了一个沙嘴。这片沙嘴尚没完全露出江面,随着江水海潮的涨落,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人们说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