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你知道的非物质遗产有哪些?其中哪个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你知道的非物质遗产有哪些?其中哪个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39 更新时间:2024/2/25 1:34: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如:京剧、皮影、珠算、书法、新疆木卡姆舞蹈、内蒙古长调、蜀绣、昆曲、端午节、剪纸、古琴、二十四节气、南京锦织节、印刷术、川剧变脸、篆刻。。。最喜欢的是书法!

京剧界历史上,周仲博有哪些故事?

周仲博先生,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唐派老生、京剧唐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京剧名宿、老一辈艺术家。

话说2017年9月16日辽宁大剧院举办《盛世梨园》展演,京剧唐派的代表性剧目《未央宫斩韩信》经过历时近三年的艰苦复排终于再现舞台。“老来开会,在这儿住过,”这一天对已经92岁高龄的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来说别具深意。“先生,”“哎,怎么化这么早”,“我早点儿化我早踏实”。《未央宫》既是他与自己的学生常东历经数载、反复雕琢的精品剧目,也是对唐派艺术创始人唐韵笙先生的隔空遥拜与致意。《未央宫》是唐韵笙于1935年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西汉演义》及传统本戏《楚汉争》创作而成,打2016年开始,年近九旬的周仲博带着常东等人开始复排这出唐派经典。唐韵笙祖籍沈阳,师从唐景云,文武兼精昆乱不挡,能剧极博多所创新,本工老生且能武生、红生、铜锤乃至旦行,以战国戏、红生戏等闻名天下,是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全才艺术家,与周信芳马连良齐名,素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之称,从某种程度上说周仲博既是唐派艺术风格最终形成的见证者,也是参与和协助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二人合作完成了包括《未央宫》、《二子乘舟》、《郑伯克段》、《好鹤失政》在内的诸多唐派代表剧目。1925年周仲博生于梨园世家,父亲周凯亭坐科于河北的永胜和戏班,后到东北组建周家班,哥哥周少楼是著名的武生演员,父亲深知练武不易,便斥重金聘请北京富连成的张盛禄先生教周仲博文戏。周仲博他曾言,“自己没挨过打,甚至于一下也没挨过,因为什么,他学文戏的,他不属于武戏行列里边。文戏谁教呢,比如说像张盛禄吧,他武戏怎么会的呢,就是人家早晨天天练功,人家六点起来练功,他八点钟起来跟人上台上活动活动,踢腿、翻跟头这他都会,但是家里边武戏多就不让他染指这个武戏了。周仲博夫人丁淑贤说,自己那时候常听老婆婆说,他学戏七天能学一出戏、就那么快,后来老师不教了,北京的老师不教、教不了了,太快了学的。东北作为京剧艺术地域发展的重镇,与北京的京派京剧、上海的海派京剧遥相呼应,自清代光绪年间起便不断吸引各派名家汇聚于此,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反哺与滋养着东北京剧的迅速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地域空间里天赋佳喉、嗓音没挡的周仲博凭高亮脆爽的嗓子、5岁便登台板演《西游记》里的小猴,9岁时能唱正戏,专攻老生,人称盖神童。到了九岁了,就在城里大舞台,就是北京那个教完自己戏了,单出《四郎探母》、《法门寺》,九岁的时候净演大戏了,这就、这就为什么(我)他们出了共益(舞台)了呢,共益舞台是大班,自己一个那么高的孩子跟人家搭配不了,就得他父亲带着他们这帮人上辽阳、上抚顺,自己唱大轴去,是以他为主,就这么样唱的戏,完了在这唱红了,唱个一年多,拉回来中央。周仲博出科刚红时,东北最好的老生当属唐韵笙。沈阳就认唐韵笙这样的,在我们思想当中唐韵笙老生第一。唐韵笙与周仲博可谓亦师亦友,二人年龄虽相差近二十岁,却是平辈。因为周仲博的父亲周凯亭与唐韵笙的师父唐景云同出永胜和戏班,唐韵笙刚到沈阳时就落脚在周家班,向周凯亭请教武戏,与周仲博的哥哥周少楼搭戏,有了这层关系,周仲博对唐韵笙的学习借鉴自然近水楼台。崇拜,一看,真好,唐韵笙的艺术可以这么说:全面的演员,手、眼、身、步,一般的演员一般的眼睛没有他好,这眼睛一瞅得三天忘不了,那老唐、唐先生他们俩演一个戏,自己的马玉龙他的寨主,他们俩一翻脸,他眼睛一瞪自己,眼睛不许错眼珠、眼睛对眼睛,瞪得眼睛都酸了在舞台上。他一拍桌子、不许眨眼、不许动弹,就跟两个光柱似的,长词头,咱们东北叫撞,两个人得两三分钟移不了,跟唐韵笙在一块他懒了,自己的班、就大明府玉麒麟。仲博,头半截你的啊,我给你说说,他说师哥甭说,我要错了的话您打屁股。打14岁起,周仲博开始在沈阳的共益舞台与唐韵笙配戏,唐韵笙文武兼备、凝重浑厚、开阔大气的艺术气质在潜移默化间熏染着周仲博。

过去有这么个说法,能演的不教。你比如说像谭富英、马连良他教谁啊,唐韵笙也罢杨小楼也罢,他们的戏都是你看、不是教,你像唐韵笙那么些个戏他教过周仲博他一下吗,一下没教过,自己也不学,那怎么跟他学,那外行。都是看、心领神会,看完了举一反三,一看完自己会了,那阵儿没有录音啊、没有录像、全凭脑子。1971年唐韵笙去世,唐派艺术文皮武骨的极高要求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周仲博凭借家传的底子和后天的悟性特别是多年与唐韵笙同台演戏的难得经历,成为业内公认的唐派传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远离舞台十余年后1979年周仲博在沈阳再度复出。音乐敲开,自己(他)扮相还那么好,一上场、鞍山的看戏,鞍山拉全团看戏,抚顺的看戏,就京剧团也都来,同行都来看来,“同行来看看周仲博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么挨整”,他心哆嗦啊,一倒板父子们那句他叫天津文工团团长,他说、老田你给我拿个凳子来,凳子一转,他趴在凳子上,看着人、自己怎么还哆嗦了,“父啊子”,底下哎呀、叫好。

角儿就是角儿,虽已进入舞台生涯末期,一腔西皮慢板、满脸华彩精神,第一场就把所有人镇住了,那一刻台下的观众知道、周仲博又回来了。退休之后,周仲博仍为京剧事业奔波,提议成立了唐韵笙艺术研究会指导复排唐派的经典剧目。曾有人评价以周仲博的资历完全可以自成一派,但他一如从前般对唐韵笙表达着作为师弟的敬意,此时,角儿的傲气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那份同台搭戏的情义与舍我其谁的担当。唐韵笙女儿唐玉薇说:“我们这个亲近的关系、师承的关系还是从他跟她父亲这么多年的艺术上的相通的经常在一起合作的友谊,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周老师他自己都觉得他是责无旁贷的,真的他也是觉得他应该为唐玉薇她父亲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他从自己的心里头他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拿,应该尽最大努力把这个东西做好。”而对每一出复排的唐派经典周仲博也都有着严苛的要求,错一分半点都不行。“看得见,多亮一些,看得见。”常东说:“因为自己可能刚接触先生的有一些东西可能领会的不太深刻,所以先生不厌其烦的给自己说,就像咱们《未央宫》那样,踢蟒,尤其这个他这个肩,你刚开始接受不了,他提了一下,自己刚开始总是这么提就感觉不对,后来不厌其烦的做,像这种东西,不厌其烦的说,包括自己一上场之后,尤其最后一场,上场之后甩链子、跨腿、垛泥,先生都给常东他走出来,包括自己那个转跪,应该怎么走、告诉你窍门,都够你走,所以说我(他)们演员来说能得到这么一个老先生亲临现场又做动作让我(他)们去看,他们再去学,这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是很难得很难得的,也是常东他终身难忘的。”

师父领进门,自己就说一个《未央宫》的甩盔头,自己说可不是《铡美案》甩盔头,《铡美案》掉了就得,自己说你这个《未央宫》的甩盔头你得用几个字、就是说你得用怒发冲冠,一低头、梗脖颈,说悬点你得用气功,一梗脖你不是往后甩、是往上甩。盔头要往上甩,单这一个动作常东已不知雕琢演练了多少次,可正式演出这一天仍是没做到位。演出完毕,周仲博直接在舞台上指导常东甩盔头,当着还没散场的观众的面进行一番现场指导,这正是周仲博当仁不让的角儿的性格。唐韵笙对剧本的要求在梨园行里是出了名的独,大都是自编自导自创的私房戏,在创编《闹朝扑犬》时唐韵笙还结合时局对占据东北的日寇予以影射。原先叫《扫除日害》,就是《后羿射日》,天上九个太阳、后羿他用昆枪一箭射一个剩了一个,这个连唱四五本,他的后羿用花脸形式善于改革,舞台什么都,他能把日本人拿到舞台上去。

多年之后多年之后,当周仲博带着学生赵向军复排《闹朝扑犬》时也如当年的唐韵笙一样,不断加入个人的崭新考量,这也是对唐派艺术不落俗套范式创新的一种沿袭。“这么拿行不”,“行”。敢于结合时代审美、对剧目进行大胆创新,唐韵笙如此,周仲博亦是如此。《二子乘舟》是由京剧大师唐韵笙先生于1935年创作的传统大戏,周仲博根据现代人的观念对其中人物进行了再加工,改动最大的当属原本是完全负面形象的女主人公宣姜。这个女的就跟潘金莲似的,自己把她扭了一下,这个有个好处是什么呢,你看潘金莲扭费劲,在人民生活当中都知道潘金莲是个不贤妇,这个戏不一样,他不知道这个宣姜如何人也,所以你把她怎么改的话观众接受。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饮食风味不一,哪些特色美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可以说在去过一些国家旅行之后,发现还是中国菜最讲究和种类最丰富。按照菜系分大致可以分为川鲁苏浙粤湘闽徽八大菜系,但这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划分。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菜系,每个省又有多种菜系分支,就拿浙江来说,每个地方口味大不相同,比如温州,宁波口味清淡,喜好海鲜,衢州丽水等地口味重,喜好辣,绍兴菜又喜以

  • 宁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宁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首先想到的是宁德霍童线狮。霍童线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霍童线狮和其他的舞狮不一样,霍童线狮顾名思义,就是舞狮者以不同的节奏或频率拉扯绳索,表演出狮子的各种动作神态。这些重则27公斤的大狮子,轻则18公斤的小狮子,都是靠绳索拉扯表现出来的,难

  •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有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东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最新非遗名名录一览一、民间文学(1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1梁祝传说济宁市21-2孟姜女传说淄博市31-3崂山民间故事青岛市崂山区41-4陶朱公传说定陶县51-5麒麟传说嘉祥县巨野县61-6董永传说博兴县71-7孟母教子传说曲阜市、邹城市81-8鲁

  • 锡伯族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中华民族的一支哦!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

  • 青岛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青岛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人类生活记录的城市,文化遗产还是非常多的。1、青岛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城子龙山文化遗址、崂山道教建筑群、齐长城遗址、三里河遗址、西皇姑庵遗址、琅琊台遗址、赵家庄遗址、土山屯墓群、祓国都城遗址、板桥镇遗

  • 济南大明湖有哪些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就来讲讲大明湖的“明”字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济南有三大名胜,大明湖是其中之一。而逛过大明湖的人都会纳闷:那么大的错别字,你们济南人咋就不改改?还公园大门的牌坊上、大门前的石碑上都有……面对这样的质疑,济南人都很坦然:错别字可不是我们写的,是大书法家写的,要改的话也要穿越百年去清朝找他改了。这里所

  • 非遗节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主办,成都市政府、省文化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5月23日将在成都盛大开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非遗节”不仅是中国的第一,而且是世界的第一。从5月23日到6

  • 请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要的具体的的名称 十分感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2001年(1项):昆曲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2005年(2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2009年(22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

  • 沧州铁狮子到底有多大?当时怎么造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沧州铁狮子算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象征。沧州得名狮子城,也是因为这个铁狮子。沧州铁狮子传说有40吨重,但是当时实际测量以后发现提示总重大概是30吨左右。铁十字宽3米17,长6米5,高5米48,身高3米8。沧州的铁狮子是中国古代时候最大的一个铸造工艺,也是能够代表沧州的一个古迹。沧州铁狮子距现在已经有一

  • 为什么河北沧州被称之为武术之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提起河北沧州,人们不由得把它和武术联想起来,没错,河北沧州就是国内著名的武术之乡,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沧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沧州,地处九河下梢,系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汉与满、蒙古、回等少数民族曾发生过争执,但有不快之事,基本都以武力解决,因此武力强者便为胜者,因此,民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