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初,在某短视频平台,一段制作非遗云锦中式婚服的短视频走红了,热度非常高,获得了230多万的点赞,还有很多网友评论,纷纷表示云锦也太好看了,像织进去了一片星河。
视频是由周双喜创作的,周双喜是江苏南京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曾用5年时间,复制出了一件400年前的帝王华服。之后,他为国家抢救复制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云锦,受到文物专家的高度评价。
我国是一个织物发展历史很长的国家,在我国古代的丝织物中,“锦”代表的是最高技术水平的丝织物。“锦”最早的记录是出现在周朝,称为“周锦”。
之后三国鼎立时期,周瑜从袁术处俘获了百工和鼓吹部曲三万多人到了吴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织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宫廷御府织室,也是后来南京织锦业的起源。
“云锦”这个名字最开始是在南朝出现,主要是指加了金银薄饰的织金锦。有文献记载是在南朝的《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这是最早出现“云锦”这个词汇。
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织锦业的生产中心移到了江南,尤其是南京金陵这一带。
在“锦”上妆花织物是我国明朝早期的织物,用配色制造,会用到不同的材质的织物,最后只在一起形成妆花织物,这个创新将我国的织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发展到清朝,清朝政府在南京设置了“江宁织造局”,统管织造,一直发展到现代,南京地一直是丝绸和云锦的高质量代表,现在织造云锦的人越来越少,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的方式传承。
首先这是一种丝绸产品,而且我们国家又是一个特别大的丝绸大国,而且丝绸的文化已经超过了7000多年的历史,而且这也是一种古代的艺术结晶,而且制作的手法也非常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