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周有那些青铜器

商周有那些青铜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4/1/24 13:19:22

流行于石器时代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型工具或饰物。代始有青铜容器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花纹繁褥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奏汉时期,随瓷器和漆器进入日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从纹饰之间看,由于同夏、商时代一样为陶范铸成,一范一器,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纹饰或刻痕的青铜器,除了个别用单范铸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纹饰,不过这样的纹饰在西周时期很少见。从铜铁合铸上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新材料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出现人工冶铁?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间推定问题,因为,只要这个时间铆定了,我们才可以知道从商代晚期到什么时候属于陨铁和铜材料结合成器存在的时间?而什么时候又是人工冶铁和铜结合器存在的时间。1990年,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茎铜芯柄铁剑,为铜铁合铸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铁,被称之为“中华一剑”,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由此我们可以推定,中国历史上铜和陨铁合铸的时代是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铁与铜合铸成器的时代至迟在西周晚期技术上已经成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其纹饰华丽,做工精美,形制雄伟,充分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工匠的聪明才智。可以推测出当时商朝时期青铜器铸造具有大,重和精美的特点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

  • 商朝早期的青铜器以什么为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青铜器艺术也开始成熟并且发展到鼎盛。除铸造工具、兵器外,还制造出大量的青铜礼器和乐器。商朝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有三足,其中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视觉上不够平衡。鼎、缂等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掌握浇铸的全封

  • 商代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对之后的发展有帮助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璀璨先进的文明。商朝时期已经有了青铜器,而司母戊鼎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由此可以看出商朝在制造业发展发达。除此之外商朝还有世界上关于日食最早的记录,说明商朝时就开始研究气象。而且商朝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奠定了我国文字发展的基础。所以商朝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对

  •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以河南郑州二里冈文化遗迹为代表,大都直接模仿陶器,器壁较薄,多平底,足作锥柱状。装饰纹样常见的有饕餮纹、夔纹、龙纹、虎纹及人形纹等,一般不用回纹作地纹。食器主要有鼎、鬲、;酒器主要有爵、觚、、尊、、、卣;水器主要有盘、盂;兵器与工具主要有戈、矛、戟、镞、刀、锛、凿、斧、锯、鱼钩等。

  • 商朝青铜器纹饰有哪些重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丰富,当时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向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通常在云雷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这些纹饰所表征的动物,都是当时祭天、祭神、祭祖、祭鬼的仪式中沟通天地的媒介、人神相通的使者,象征着权力。青铜艺术的狞厉之美便主要来自

  • 甲骨文是什么时候的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故被认为是“殷商时代”的文化遗产。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于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

  • 有关商朝的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商朝经历了三

  • 青铜器对中国的发展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是提高生产力,铜是人类最早掌握其冶炼锻造技术的金属,金属较以往的石木材料更坚硬耐磨,更具可塑性,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农业。其次是用铜制作祭祀礼器,因为青铜祭祀器具的产生,祭祀活动更加广泛,伴随着祭祀活动的政治行为愈加积极,令人们更好地协同工作,礼仪行为推动外交的开展,避免了各个集团不必要

  • 《茶谱》对后世茶道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朱权著书论茶明代以前饼茶与散茶共存,前者占主流地位,历代宫廷贡茶皆为饼茶。饼茶又称团茶,形状似饼,其制造需要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流程,工序烦琐、造价昂贵,耗费大量民力。明太祖朱元璋起自民间,关心民众,为避免空耗民力而下诏废除饼茶改贡散茶,从此散茶成为茶类主流。此举带动了饮茶方式的变革,开辟

  • 商朝时期的建筑开创了那些被后来的朝代所继承的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时期的建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质的转变,许多建筑活动从当时派生而出,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广泛而深远。过去原始社会不曾有的许多类型,例如:宫殿、陵寝、官署、监狱等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先后出现了。已曾有过的如城市聚落、民居、坛庙、作坊……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建筑学角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