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举足轻重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举足轻重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1/17 15:50:45

举足轻重,拼音是jǔzúqīngzhòng,意思是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出自《后汉书·窦融传》。那么成语举足轻重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窦融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率重兵。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充足,附近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闻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高兴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非常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争中渔利。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揠苗助长”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

  • 成语"死不旋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死不旋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死不旋踵【拼音】:sǐbùxuánzhǒng【解释】: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成语故事】:“死不旋踵”原作“死不还踵”。这个成语,原出自《淮南子·

  • 成语"糟糠之妻"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糟糠之妻"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糟糠之妻”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糟糠之妻”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āokāngzhīqī【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他

  • 历史文化探索:画地为图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画地成图,意思是指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出自《汉书·张安世传》。那么典故画地成图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画地成图的典故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的中郎将。一次,两人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

  •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唱筹量沙"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唱筹量沙”出自于哪里?原指制造假象,以稳定军心,迷惑敌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公元430年(元嘉七年),刘义隆出师北伐,任命檀道济总都督各路军事,不久

  • 成语"响遏行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响遏行云"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响遏行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响遏行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时期,有个喜欢歌唱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得知秦青在歌唱方面很有造诣,便拜秦青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有了很大进步,受到了同行的称赞。薛谭自以为

  • 成语"一代楷模"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代楷模【拼音】:yīdàikǎimó【解释】: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骄奢淫逸。他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子大多数被抽调修河、当兵,土地无人耕种,苛捐杂税年年增加,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即将大乱。当时正在

  • 成语"名正言顺"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名正言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名正言顺【拼音】:míngzhèngyánshùn【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成语故事】: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

  • 成语"不遗余力"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不遗余力”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战国时,秦国起兵攻打赵国。赵国调集兵力迎战,结果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赵国决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郑朱去谈判。大臣虞卿不主张让郑朱去秦国。认为这样做,反而抬高了秦国,疏远了

  • 成语"不足为外人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足为外人道【拼音】:bùzúwéiwàiréndào【解释】: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成语故事】:陶渊明是晋代著名文学家,《桃花源记》是他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