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首鼠两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首鼠两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4/1/16 1:08:39

如何解释成语“首鼠两端”?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首鼠两端

【拼音】:shǒushǔliǎngduān

【解释】: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见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西汉武帝时,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这座靠山,加之汉武帝当时还年轻,所以他胡作非为,骄横奢侈,营私舞弊,随意诬陷自己所不快的人。田蚡窦婴要城南田,窦婴不给,又听说灌夫也替窦婴抱不平,由此跟灌夫和窦婴结了怨(窦婴和灌夫都是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功的大臣)。又因为灌夫掌握着田蚡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田蚡欲将他和窦婴置之死地。

有一次,田蚡结婚,王太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下了诏书,吩咐诸侯、宗室、大臣们都到丞相府去祝贺。窦婴和灌夫也去了。酒席上,灌夫因向客人敬酒遭到冷遇,气得破口大骂起来。为此,田蚡拘捕了灌夫。此事闹到了武帝那里,武帝便召集大臣们来研究。窦婴坚决反对对灌夫治罪,有的大臣则赞成治罪,有的惧伯田蚡的威势,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御史大夫韩安国说:“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大功,虽说酒后闹事,但没有死罪。可丞相说他不对,也有道理,究竟如何处置,请皇上定吧!”

罢朝以后,在皇宫门外,田蚡招呼韩安国坐他的车子,而且很生气地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这个秃老头子,你为何迟疑不决(首鼠两端)?”

后来,田蚡想法害死了窦婴和灌夫。不久,他自己因内心恐惧惊吓而死。

“首鼠两端”,是进一步,退一步,又要顾这头,又要顾那头的意思。《埤雅·释虫》中说:老鼠性多疑,走出洞外时,总是左顾右盼,畏首畏尾,故称“首鼠两端”,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迟疑不定或动摇不定。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抱残守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抱残守缺【拼音】:bàocánshǒuquē【解释】: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

  •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知彼知己”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ībǐzhījǐ【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成语故事】:孙

  • 寄人篱下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寄人篱下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趾高气扬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趾高气扬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噤若寒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噤若寒蝉"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噤若寒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期,有一个叫杜密的人,为人厚道,做官清廉,刚正不阿,依法办事。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打击宦官集团斗争时,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

  • 成语"天花乱坠"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花乱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花乱坠【拼音】:tiānhuāluànzhuì【解释】: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成语故事】:两晋南北朝时佛教

  • 成语"知彼知己"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知彼知己【拼音】:zhībǐzhījǐ【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成语故事】: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

  • 成语"空中楼阁"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空中楼阁”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这个成语来源于《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拼音】:zhìzhěqiānlǜ,bìyǒuyīshī【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成语故事】:刘邦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用计杀退了赵兵,杀死了赵军统帅陈余,也活捉了赵国出名的谋士李左车。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便亲自为他解

  • 历史文化探索:奴颜婢膝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奴颜婢膝,拼音是núyánbìxī,像奴才一样的谄媚脸孔,像婢女般讨好地下跪,形容奴气十足、讨好奉承的样子。出自《抱朴子·交际》。那么成语奴颜婢膝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攻破了汴梁(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