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1/16 10:44:47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拼音】:zhìzhěqiānlǜ,bìyǒuyīshī

【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成语故事】:

刘邦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用计杀退了赵兵,杀死了赵军统帅陈余,也活捉了赵国出名的谋士李左车。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便亲自为他解下绑绳,并且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说: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边讨伐齐,什么办法才会成功呢?李左车感到很羞愧,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我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谈论这样的事情呢?韩信说:百里奚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非是在虞国百里奚愚蠢,到了秦国又变得聪明,而在于国君是不是信任他,能不能听他的谋划。陈余的失败,是他没能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意见作战,我也要被你们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别推辞了。李左车见韩信很诚恳,便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聪明的人考虑千次,可能有一次是错的;愚蠢的人考虑千次,也可能有一次是对的。俗话说:狂人的话,至贤也可以选择。只恐怕我的计策不值得您采用,但我愿意献愚忠,为您效劳。您背水作战,不到一个上午打垮赵军20万,杀死陈余,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将军在战略上的长处。然而,农民遭受兵灾,非常贫苦,士卒经过激战,非常疲惫。如果您现在用这样疲惫的军队,去攻打燕国的牢固城池,恐怕难以攻下。而且,战事如果拖得久了,士卒们会更疲惫。再说,军粮也会发生困难。因此,我认为,你如马上用兵,这便是您的战略的短处。善于用兵的人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韩信问:那么,我目前应该怎样呢?李左车说:现在应该按兵不动,先安定赵国的秩序,抚恤赵国阵亡将士的遗孤。这样做,人们就会拥护您。方园百里之内,就可能有人送来牛肉和酒,犒劳您的将士。到那时,您可以一面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一面派遣说客,拿着您的亲笔信到燕国去,把自己战略上的长处显示给燕国看,那样,十有九燕国会自行投降的。燕国投降后,再派遣说客到齐国去,把燕国投降的事告诉齐国,齐国也会像草随风倒一样,很快降服。这样,夺取天下就不难了。用兵向来讲究先虚后实,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韩信按着李左车的意见去做,果然获得了成功。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奴颜婢膝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奴颜婢膝,拼音是núyánbìxī,像奴才一样的谄媚脸孔,像婢女般讨好地下跪,形容奴气十足、讨好奉承的样子。出自《抱朴子·交际》。那么成语奴颜婢膝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攻破了汴梁(今河

  • 成语"老蚌生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老蚌生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老蚌生珠【拼音】:lǎobàngshēngzhū【解释】: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成语故事】:后汉时大将韦端,生有二个儿子:大的叫元将,次的叫仲将,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和孔融是世交。一

  • 历史文化探索:斗粟尺布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斗粟尺布,拼音dǒusùchǐbù,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那么成语斗粟尺布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

  • 成语"杜口裹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杜口裹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杜口裹足【拼音】:dùkǒuguǒzú【解释】: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成语故事】:战国时代,策士说客之风很盛,他们凭仗口才,巧

  • 如何理解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畏首畏尾【拼音】:wèishǒwèiwěi【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成语故事】: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

  • 成语"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本末倒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本末倒置【拼音】:běnmòdàozhì【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成语故事】: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

  • 成语"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寸木岑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寸木岑楼【拼音】:cùnmùcénlóu【解释】: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成语故事】:“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

  • 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曹操,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夜郎自大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犬牙交错"是什么意思?"犬牙交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犬牙交错”是什么意思?“犬牙交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犬牙交错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2、犬牙交错释义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象狗的牙齿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