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解释成语"取而代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取而代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3/12/11 0:27:31

如何解释成语“取而代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取而代之

【拼音】:qǔédàizhī

【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成语故事】:

项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县西)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全靠叔父项梁把他养大成人。

项羽少年时,就很聪明,项梁便亲自教他念书、写字,但项羽不愿好好学习;项梁又教他使枪用剑,但项羽学不多久,又不学了。

叔父项梁骂他没有出息,项羽回答说:“认字、写字只能记记姓名罢了,学剑术只能敌得住个把人,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领。”项梁见他有抱负,便教他学兵法,项羽很高兴。

后来项梁被人诬告抓到监狱,为了报仇,出狱后项梁便把诬告他的人打死了。为逃避官府的追捕,他带着项羽逃到关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邯郸人)五十岁时,带领李斯赵高(邯郸人)等一批官员和他二十岁的小儿子胡亥,去巡游东南。

秦始皇先游览了湖北、浙江一些地方,然后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去祭祀埋葬在那里的大禹

秦始皇对手下的人赞扬大禹说:“大禹对中国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他开大山,凿江河,把水引到大海里去。为了治水,他毕生辛勤劳累,死了就葬在这儿,大禹太伟大了。”

祭祀完大禹陵后,秦始皇率众经过浙江吴中(今浙江杭州市郊)回咸阳,街道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群。

此时,项羽同叔父项梁特地赶来看热闹,当项羽看到秦始皇车驶过的盛况时,不禁脱口说道:“彼可取而代之。”意思是说:秦始皇算什么,我可以取代他。

项梁赶紧跨前一步,捂住他的嘴说:“不要乱讲,这话是要犯灭族之罪的。”回到家里,项梁联想到项羽要学“万人抵”,暗暗赞他这个侄儿志存高远,久后必成大器。

“取而代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夺取别人的地位,自己代替他。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踌躇满志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踌躇满志,拼音为chóuchúmǎnzhì,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多有褒义。出自《庄子·养生主》。那么成语踌躇满志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时候,有个厨师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有一次,他给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见他

  • 滥竽充数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滥竽充数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个人?房谋杜断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房谋杜断,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指的是哪两个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个人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著名宰相的故事。这两位都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宰相,两个人的合作非常默契,房玄龄善于提出方案,做谋划。而这个杜如晦则是善于判断和做出决定。2、房谋

  • 成语"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黄粱美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黄粱美梦【拼音】:huángliángměimèng【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成语故事】:唐朝有个姓卢的读书人,整天都为得不到荣华富贵而苦恼。一次,他在去邯郸的旅店里,遇到了

  • 成语"舍旧谋新"该怎么理解?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舍旧谋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舍旧谋新【拼音】:shějiùmóuxīn【解释】:指弃旧求新。【成语故事】: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

  • 成语"​素口蛮腰"是什么意思?"​素口蛮腰"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素口蛮腰”是什么意思?“素口蛮腰”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

  • 如何理解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拼音】:wánggùzuǒyòuéryántā【解释】: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成语故事】:孟子(即孟轲,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

  • 成语"纸醉金迷"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纸醉金迷”?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纸醉金迷【拼音】:zhǐzuìjīnmí【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

  • 成语"管鲍之交"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管鲍之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管鲍之交【拼音】:guǎnbàozhījiāo【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成语故事】: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

  • 如何理解成语"以身试法"?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身试法”?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身试法【拼音】:yǐshēnshìfǎ【解释】: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成语故事】:王尊,西汉高阳人,从小丧父,依靠伯父为生。他很爱读书,每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