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万马齐喑"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万马齐喑"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13 更新时间:2023/12/31 1:40:28

【成语】:万马齐

【拼音】:wànmǎqíyīn

【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成语故事】:

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龚自珍27岁中举,11年后才中进土。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为他从小讨厌那些禁锢思想的八股文,不愿写华而不实的文章;他所钻研的,都是对兴国济世有作用的学问,并以此引为骄傲。参加殿试时,龚自珍交卷最早。便离开了考场,有人问他考得怎样,他把文章内容大概说了一遍,朋友们庆贺说:“龚老兄一定高中榜首!”龚自珍哼了一声,说:“要看他清朝的国运如了!”言外之意是,如果主考官慧眼识珠,我龚自珍愿为振兴大清朝尽心竭力,做一番大事业。龚自珍绝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的文章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议论,其中关于开发西北的意见最为精当实用。然而,龚自珍只是在京中做了10年无足轻重的闲官,英雄无用武之地,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且时受到排挤。

这10年,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认为这是一个聪明才智被扼杀的时代。所以,他刚刚48岁,就借口侍奉年迈的父母,离官回乡了。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在南下途中,共写了315首七言绝句。到家后整理成集,因那年干支纪年为“己亥”,故起名为《己亥杂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出来的:那是七月初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烤得龚自珍满脸淌汗。路上行人极少。不远处却是钟鸣技响,乐声悠扬。龚自珍举目望去,却见一座古庙前旗幡高挂,青烟缭绕,一群善男信女正在道士们引导下,神龛里的玉皇大帝、雷公风神顶礼膜拜,乞风求雨。龚自珍联想到自己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民;这种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反而屡遭打击和迫害。又想到这条路之上所看到的田园荒芜、民生凋敝的景象,觉得在这毫无生气的时代,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来实行大的改革,才能打破这死气沉沉的局面。此时此刻,龚自珍满腔的愤懑,顿时化作对大地风雷的殷切呼唤、对改革图新的热切要求,一词一句撞击胸膛,于是吟出一首诗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在诗中提出的革新要求,表达了人民的希望,也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声。成语“万马齐喑”即出自龚自珍的这首诗。原意指,需要依靠像暴风、雷霆那样的巨大变革,来恢复中国的生机;人们不敢讲话,是一种可悲的现象。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味如鸡肋"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味如鸡肋【拼音】:wèirújīlèi【解释】: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成语故事】:公元217年,刘备派兵进攻汉中。经过激战,终于杀死守将夏侯渊,拿下了汉中。夏侯渊被杀,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曹操立即率领大军前往汉

  • 成语"白面书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白面书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白面书生【拼音】:báimiànshūshēng【解释】: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成语故事】: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

  • 成语"不名一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名一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名一钱【拼音】:bùmíngyīqián【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成语故事】:“不名一钱”这则成语的“名”是占有,不名一钱表示一个钱也没有,比喻极度贫穷。这个成语来源于《

  • 成语"旷日持久"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旷日持久”?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旷日持久【拼音】:kuàngrìchíjiǔ【解释】: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成语故事】:“旷日持久”这则成语的旷是耽误,荒废。空废时日,拖延很久。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四》,

  • 成语"比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比肩接踵"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比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比肩接踵”出自于哪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比肩接踵的意思比肩接踵是一个汉语词语,比:挨着,踵:脚后跟。又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比肩接踵的出处1.清·戴名世《道墟图诗序》:“其间名臣巨儒、魁奇俊伟豪杰不群

  • 成语"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守株待兔”?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守株待兔【拼音】:shǒuzhūdàitù【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

  • 成语"期期艾艾"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期期艾艾”?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期期艾艾【拼音】:qīqīàiài【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成语故事】:这句成语是由“期期”和“艾艾”结合而来的。“期期”见于《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

  • 成语"一目十行"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目十行【拼音】:yīmùshíháng【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成语故事】: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

  • 历史文化探索:厉兵秣马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厉兵秣马,拼音是lìbīngmòmǎ,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那么成语厉兵秣马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代,秦国和晋国联合攻打郑国。后来,秦穆公却暗中与郑国单独媾(ɡòu)和,

  • 历史文化探索:冰山难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冰山难靠,拼音是bīngshānnánkào,意思是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那么成语冰山难靠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冰山难靠”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依靠别人权势不能长久。这个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