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乘风破浪"出自于哪里?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成语"乘风破浪"出自于哪里?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1/17 11:28:20

成语“乘风破浪”出自于哪里?有着怎么样的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乘风破浪”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南北朝宋时期的人,名叫宗悫

出自《宋书·宗悫传》: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是指宗悫的叔叔宗炳,字少文。

乘风破浪”的历史典故是:

在南北朝宋时期,南阳有一个年轻人,他叫宗悫,字元干。在很小的时候,不仅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而且还学得了一身武艺。

宗悫有一个哥哥,名叫宗泌。

有一年的一天,宗泌结婚,家里来了很多的客人,这时却混进来了十几个强盗。由于大家都在忙于宗泌的婚事,就给了这十几个强盗机会,所以他们就开始掠夺宗家的财物。

当大家发现时,都被惊呆了,但宗悫却不怕,他挺身而出,奋力和强盗抵抗。这些强盗也是欺软怕硬,在宗悫的威严他,他们就丢下抢得的财物,逃跑了。

大家见强盗被宗悫打跑了,都向前称赞宗悫勇敢。

这时宗悫的叔叔宗炳,就问宗悫将来的志向。

宗悫听后,他昂起头,大声的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做一番伟大的事业。”

正所谓有理想,才有动力。有志向,才能奋力向前拼搏。宗悫有着“乘风破浪”的志向,所以他就一直拼搏努力,后来果不其然,他打了很多的胜仗,立了很多的功劳。他也因功被封为洮阳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就将宗悫说的“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化成了“乘风破浪”这个典成语。并以此来说明远大崇高的理想,以及努力向前、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宗悫,字元干,他是南北朝宋时期的名将。

宗悫本是出身于书香儒学的家庭,不过他却不喜文而喜武,所以就拜投名师,学得了一身武艺。

公元432年,宗悫投到江夏刘义恭的军府中效力,并在刘义恭那里出生入死了15年,期间他立了不少功劳,故而得以拜为江夏王国上军将军。

公元446年,宋朝廷决定让檀和之带领大军征讨林邑国,宗悫得知后,就希望也参加此次的征讨,江夏王刘义恭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朝廷。

在刘义恭的推荐下,皇帝答应宗悫参战,并封宗悫为振武将军,此战宗悫为宋军最后大败林邑国作出了贡献。

公元453年,太子刘劭弑父篡位、自立为帝。弑父实为大逆不道,武陵王刘骏就在江州起兵征讨,并以柳元景为前锋、宗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东攻建康。

刘劭在位仅三个月,就兵败自杀,被武陵王刘骏夺得了帝位。

刘骏登基为帝,是为宋孝武帝,因宗悫有功,就被封为左卫将军、洮阳县侯,之后又先后历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

公元461年,宗悫有一天在随宋孝武帝刘骏骑马狩猎的时候,不幸落马,摔伤了腿

。此时他不能去上班当职,所以就被免去左卫将军的职务,而改为金紫光禄大夫。

公元465年,宗悫在雍州因病去世。他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征西将军,谥号为“肃侯”。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千万买邻"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千万买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千万买邻【拼音】:qiānwànmǎilín【解释】: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成语故事】:梁武帝很欣赏吕僧珍的才干。有一次,吕憎珍请求梁武帝让他回乡扫墓。梁武帝不但同意,而且任命他关南衰州.让他光耀

  • 成语"拔帜易帜"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拔帜易帜”?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拔帜易帜【拼音】:bázhìyìzhì【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成语故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

  • 成语"大放厥词"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放厥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放厥词【拼音】:dàfàngjuécí【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成语故事】:“大放厥词”这个成语,出自《韩昌黎全集·祭柳子厚文》,参考《

  • 成语"无出其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无出其右”?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无出其右【拼音】:wúchūqíyòu【解释】: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成语故事】:汉高祖刘邦刚建立汉朝的时候,还有许多异姓的诸侯王。有一次,刘邦带兵前往代地镇压

  • 成语"月下老人"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月下老人【拼音】:yuèxiàlǎorén【解释】: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成语故事】:唐朝时候,有一位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名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边则放着一个装满了

  • 关于东施效颦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施效颦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风姐从宁府回来后,又向二姐诉说了她如何操心救众人无罪,二姐反而感激不尽。随后,风姐带二姐见了贾母、太太及诸姊妹,得到众人的赞许,二姐也搬进厢房来住。但风姐仍使人暗暗调唆张华,叫他要回原妻。不想贾蓉已暗暗打发张华迁回原籍。贾琏替父亲办事很顺利,贾赦很高兴,赏了

  • 成语"双管齐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双管齐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双管齐下【拼音】:shuāngguǎnqíxià【解释】: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成语故事】:唐朝人张瑽,官为员外郎。不久,他从员外郎的

  • 成语"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乐不思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乐不思蜀【拼音】:lèbùsīshǔ【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成语故事】: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

  • 成语"披荆斩棘"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披荆斩棘”?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披荆斩棘【拼音】:pījīngzhǎnj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成语故事】:冯异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得力大将。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