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4/1/4 12:29:19

如何解释成语“坚壁清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坚壁清野

【拼音】:jiānbìqīngyiě

【解释】: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中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继又挥师东进,准备夺取徐州。

兖州豪强张邈,勾结割据势力吕布,袭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要地催阳。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催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布十分凶悍,双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时无法取胜。

不久,徐州守将陶谦病死,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争夺徐州的心情更为迫切,想要取下徐州再来消灭吕布。曹操的谋士荀或,劝谅曹操切勿急于进兵徐州,以免吕布乘虚而入。他说:“眼下正值麦收季节,据报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麦子,运进城去,这表明他们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有所准备。收尽麦子,对方必然还要加固防御工事,撤退四野居民,转移粮草、物资。这样军队开到那里,势必无法立足;对方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对付我们,到那时,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个天,全军就要不战自溃。

如此权衡一下利弊,臣认为还是先不打徐州为妙,请将军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曹操听了荀彧的劝告,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专心与吕布对战。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

  • 如何理解成语"为渊驱鱼"?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为渊驱鱼”?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为渊驱鱼【拼音】:wèiyuānqūyú【解释】: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成语故事】:某一日,孟子的几个

  • 关于宠辱不惊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宠辱不惊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解衣推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解衣推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解衣推食【拼音】:jiěyītuīshí【解释】: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兵进攻齐国,项羽派大将龙

  • 成语"巧取豪夺"出自于哪个典故?"巧取豪夺"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巧取豪夺”出自于哪个典故?“巧取豪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符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

  • 成语"负隅顽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负隅顽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fùyúwánkàng【解释】: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成语故事】:“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

  • 成语"一言为定"有哪些故事?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言为定【拼音】:yīyánwéidìng【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成语故事】:战国时,商秧在秦国变法革新。当新法令制定好后,商鞅为了树立新法的威信,就在国都咸阳的南门立了根木头,公布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他十两金子。大家都感到奇怪,没人敢动。

  • 成语"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自毁长城"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自毁长城”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之下,把他骗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

  • 高山流水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山流水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上下其手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上下其手,汉语成语,拼音为shàngxiàqíshǒu,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楚秦联合讨吴,吴国听到消息作了防守准备。楚王就撒回部队转向郑国,乘其不备打败了郑国的守兵,楚军将领穿封戌把郑军将领皇颉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