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不可多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可多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3/12/21 6:07:15

如何解释成语“不可多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不可多得

【拼音】:bùkěduōdé

【解释】: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飞鸟惊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飞鸟惊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飞鸟惊蛇【拼音】:fēiniǎojīngshé【解释】: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成语故事】:释亚楼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庙,烧香念经。别的和尚空闲时就偷偷下棋睡觉,

  • 历史文化探索: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铁杵磨针(tiěchǔmózhēn)是一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出自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那么铁杵磨成针的主人公是谁?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

  • 成语"有凤来仪"是什么意思?"有凤来仪"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有凤来仪”是什么意思?“有凤来仪”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凤来仪,中国汉语成语。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有观点认为《有凤来仪》引自《论语》“

  • 成语"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拼音】:bùzhīrénjiānyǒuxiūchǐshì【解释】:形容无耻到极点。【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能的学者。他既是散文家、诗人,又是史学家

  • 成语"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飞蛾扑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飞蛾扑火【拼音】:fēiépūhuǒ【解释】: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成语故事】:南朝梁时,朝廷大臣到溉的孙子到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擅长写诗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赏识。一次,到溉和到荩随梁武

  • 成语"游刃有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游刃有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游刃有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游刃有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游刃有余出处《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游刃有余释义游刃:运转刀刃,即用刀来操作;有余:有余地。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解决问题毫不

  • 成语"相提并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相提并论【拼音】:xiāngtíbìnglùn【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成语故事】:窦婴是汉景帝刘启母亲窦太后的娘家侄子。此人不喜欢掩盖思想感情,很容易被了解。窦婴很有本事,善于用兵,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功勋卓著,因此被封为大将军、魏

  • 成语"乘人之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乘人之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乘人之危【拼音】:chéngrénzhīwēi【解释】: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成语故事】:“乘人之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盖勋传》,谋事

  • 成语"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杯水车薪的意思杯水车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自《孟子·告子上》。杯水车薪的出处《孟子·告子上》:孟子曰:

  • 成语"梅开二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梅开二度"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梅开二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梅开二度,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通常接连两次喜事都可以叫“梅开二度”。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梅开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