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相提并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相提并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23 更新时间:2024/1/16 10:44:56

【成语】:相提并论

【拼音】:xiāngtíbìnglùn

【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成语故事】:

窦婴是汉景帝刘母亲窦太后的娘家侄子。此人不喜欢掩盖思想感情,很容易被了解。窦婴很有本事,善于用兵,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功勋卓著,因此被封为大将军、魏其侯。汉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立刘荣为太子。景帝的姊姊长公主几次表示愿意将女儿嫁与太子。太子的母亲栗姬因公主经常向景帝推荐宫中美人,而坚决反对。

长公主转而将女儿许给景帝的另一位妻子王夫人的儿子刘彻,王夫人欣然同意。从此,长公主每天在景帝面前吹捧王夫人,攻击栗姬。谎话重复百次都可能被误为真理。景帝听得太多了,不知不觉思想受到长公主的影响。王夫人梦太阳入怀而怀孕,生下刘彻。景帝想起此事,萌动了另立太子的念头。王夫人暗中窥伺到景帝对栗姬有些厌烦,故意煽动景帝的情绪爆发。她授意宫中负责礼仪的官员奏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闻听大怒,说:“你有什么资格妄谈这什事!”景帝余怒不息,下令处死这个官员。又过了几个月,到了冬天的11月,景帝突然下诏,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婴没能保护好太子,觉得愧对满朝文武。从此,窦婴称病在家,过起了隐士生活。许多人都来劝说窦婴上朝,他都听不进去。有个名叫商遂的人劝窦婴,说:“您无力使皇帝改变主意,又不能为此事殉节,呆在家中与美女厮混,如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评价(相提而论),像是在故意显露皇帝的错误,作臣子的不该如此啊!”窦婴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于是入朝办事。后人将“相提而论”说成“相提并论”。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乘人之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乘人之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乘人之危【拼音】:chéngrénzhīwēi【解释】: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成语故事】:“乘人之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盖勋传》,谋事

  • 成语"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杯水车薪”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杯水车薪的意思杯水车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自《孟子·告子上》。杯水车薪的出处《孟子·告子上》:孟子曰:

  • 成语"梅开二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梅开二度"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梅开二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梅开二度,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通常接连两次喜事都可以叫“梅开二度”。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梅开二度

  • 成语"风吹草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风吹草动”?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风吹草动【拼音】:fēngchuīcǎodòng【解释】: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楚平王杀了大臣伍奢,又追捕伍奢的第二个儿子伍员。伍员得到凶讯立即乔装改扮,直奔

  • 成语"泾渭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泾渭分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

  • 成语"有脚阳春"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有脚阳春【拼音】:yǒujiǎoyángchūn【解释】: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成语故事】:唐中宗时,宋景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谏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他在地方上当官,为政清廉,每到一处,都尽力为当地做好事,使民风变得淳朴起来,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他爱护百姓,为百姓做了

  • 成语"一鸣惊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鸣惊人【拼音】:yīmíngjīngrén【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成语故事】: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年轻的他因此骄傲自满,每天饮酒作乐,不但不处理国家大事,更不准大臣劝阻,如果有人不听他的话、或是违反他的

  • 成语"败军之将"是什么意思?"败军之将"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败军之将”是什么意思?“败军之将”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是指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汉初,被封为汉王的刘邦,采用了大将军韩信的计策,暗渡陈仓,攻取了秦国的故土关中地区(今陕西一带),奠定了向东出击,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基础。

  • 成语"鹬蚌相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鹬蚌相争"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鹬蚌相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鹬蚌相争”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

  • 历史文化探索:杞人忧天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杞人忧天,读音是qǐrényōutiān,指担心天会崩塌,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出自《列子·天瑞》。那么典故杞人忧天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2、杞人忧天的典故从前在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