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败军之将"是什么意思?"败军之将"出自于哪里?

成语"败军之将"是什么意思?"败军之将"出自于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18 更新时间:2024/1/3 16:43:24

成语“败军之将”是什么意思?“败军之将”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是指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汉初,被封为汉王的刘邦,采用了大将军韩信的计策,暗渡陈仓,攻取了秦国的故土关中地区(今陕西一带),奠定了向东出击,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基础。

随后,刘邦从关中逐渐向东进兵,在今河南、安徽一带,同项羽展开了长期相持的战斗。同时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渡过黄河,去付伐背汉亲楚的魏王豹

魏在今山西西南部,被韩信一鼓攻下,并俘获了魏豹。接着,韩信继续向东,进击赵王歇,因其手下大将陈余不听广武君李左车之言,在井陉(在今河北井陉县,与山西交界处)处俘获赵王,并陈余阵亡,李左车被生擒。

韩信十分赞赏李左车的才干,很是优待他,并向他请教,但李左车却说道:“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意指,失败者还充什么英雄!

韩信笑道:“先生不必客气,如果当初陈余听了先生之言,那么‘败军之将’就是我了。”“败军之将”此成语就出于此。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鹬蚌相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鹬蚌相争"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鹬蚌相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鹬蚌相争”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

  • 历史文化探索:杞人忧天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杞人忧天,读音是qǐrényōutiān,指担心天会崩塌,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出自《列子·天瑞》。那么典故杞人忧天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2、杞人忧天的典故从前在杞国

  • 成语"对牛弹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对牛弹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对牛弹琴【拼音】:duìniútánqín【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成语故事】: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

  • 成语"奋不顾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奋不顾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奋不顾身【拼音】:fènbùgùshēn【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成语故事】:“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

  • 成语"放虎归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放虎归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放虎归山【拼音】:fànghǔguīshān【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被吕布击败,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看到刘备是个英雄,主张趁机杀

  • 成语"郢书燕说"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郢书燕说【拼音】:yǐngshūyānyuè【解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成语故事】: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

  • 成语"江郎才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江郎才尽”?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江郎才尽【拼音】:jiānglángcáijìn【解释】: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

  • 成语"休戚相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休戚相关”?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休戚相关【拼音】:xiūqīxiāngguān【解释】: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

  • 成语"嗟来之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嗟来之食"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嗟来之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嗟来之食出处礼记有饿者豕袂辑屦,贿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會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

  • 成语"秉烛夜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秉烛夜游"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秉烛夜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旧时比喻及时行乐。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秉烛夜游这个成语的背后故事,还要追溯到我国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丕这个人我相信很多看过人都是知道的,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他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