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尸位素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尸位素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17 13:58:25

如何解释成语“尸位素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尸位素餐

【拼音】:shīwèisùcān

【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故事】: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

西汉元帝时期,槐里县令朱云多次上疏,说丞相韦玄成安身保位,庇护奸臣,不能管治百官。群臣朝见时,汉元帝向丞相韦玄成询问朱云治理政务情况,韦玄成对皇帝说:“朱云这个人暴虐没善政。”结果皇帝下令让丞相韦玄成清查朱云,朱云听到风声偷偷逃入长安想为自己辩护,却最终还是被关进监狱,并判了刑,直到汉元帝驾崩。

汉成帝时,张禹做了丞相。张禹曾经是成帝的老师,地位十分尊贵,可是并没有真才实学,百官不服他。朱云又上书求见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向皇帝说:“如今丞相张禹等对上不能匡正皇帝的过失,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真可谓是尸位素餐。臣请陛下赐我尚方斩马剑,我斩这个佞臣,以警其余。”

皇帝大怒:“你胆敢诽谤丞相,侮辱我师傅,罪死不赦。”

朱云则正颜厉色回答:“我要像夏朝的关龙逢,商朝的比干一样死于暴政,我死了没什么要紧,倒要看看你杀了忠臣捞到什么好名誉。"

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慌忙跪伏在地,脱下冠带,解下印绶,给皇帝叩头说:“朱云一向狂直,为世人所知。他说得对,就不该诛杀;他说得不对,也应容忍他。臣愿以死替他求情。”皇帝这才免了朱云的死罪。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不胫而走"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不胫而走”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不胫而走”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孔融的好友盛孝章住在江东,虽很有才华,但却不被江东的霸主孙权所赏识。孔融便写信给曹操,向他推荐盛孝章。信中说:如果你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广泛招揽贤才。

  • 成语"八面威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八面威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八面威风【拼音】:bāmiànwēifēng【解释】:威风:令人敬畏的气势。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成语故事】:八面威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这个成语来源于

  • 成语"笑里藏刀"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笑里藏刀”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笑里藏刀”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唐太宗时,有个名字叫李义府的人,因善写文章,被推荐当了监察御史。李义府还善于奉承拍马,他曾写文章颂扬过唐太宗,因此,博得太宗的赏识。唐高宗时,李义府又得到高宗的信任,任

  • 成语"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董狐之笔"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董狐之笔”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董狐之笔】故事的主人公: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

  • 成语"​卫人嫁女"是什么意思?"​卫人嫁女"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卫人嫁女”是什么意思?“卫人嫁女”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原文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日”:“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

  • 成语"易如反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易如反掌"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易如反掌”是什么意思?“易如反掌”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这句成语,是出自唐太宗时,褚遂良上书劝谏的话。原来,有一次唐太宗听说高丽大臣墨黎元杀死国王,宣告独立的事,就打算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讨伐。于是,太宗便和亲近的大臣们商

  • 历史文化探索:之乎者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之乎者也,拼音是zhīhūzhěyě,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借指话语或文章半文半白;也用来形容文言文,还形容半文不白的文章。出自(宋)文莹《湘山野录》。那么成语之乎者也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处:《湘山野录》(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

  • 成语"负重致远"是什么意思?"负重致远"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负重致远”是什么意思?“负重致远”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负重致远】故事的主人公: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顾邵,三国时期的孙吴官吏。字孝则,出

  • 历史文化探索:鹬蚌相争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鹬蚌相争,拼音是yùbàngxiāngzhēng,意思是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

  • 历史文化探索:背水一战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背水一战,拼音是bèishuǐyīzhàn,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那么典故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