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背水一战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背水一战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64 更新时间:2024/1/15 12:51:53

背水一战,拼音是bèishuǐyīzhàn,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那么典故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相关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东攻打赵国。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枕戈待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枕戈待旦,汉语成语,拼音是zhěngēdàidàn。意思是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出自《晋书·刘琨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

  • 成语"旁若无人"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旁若无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旁若无人【拼音】:pángruòwúrén【解释】: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成语故事】:“旁若无人”这则成语的若是好象。指旁边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从容,也形容高傲、目

  • 成语"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鹏程万里"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鹏程万里”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鹏程万里】出自哪里?《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程

  • 成语"以邻为壑"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以邻为壑【拼音】:yǐlínwéihè【解释】: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成语故事】: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

  • 成语"乘风破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乘风破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乘风破浪【拼音】:chéngfēngpòlàng【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成语故事】:乘风破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船借着风势,破浪前进动。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这个成

  • 成语"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负隅顽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负隅顽抗【拼音】:fùyúwánkàng【解释】: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成语故事】:“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隅”是山势

  • 关于管鲍之交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管鲍之交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老马识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老马识途,拼音(lǎomǎshítú),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那么典故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

  • 如何解释成语"人自为战"?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人自为战”?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人自为战【拼音】:rénzìwéizhàn【解释】: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成语故事】:“人自为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战士们置之死地,人人主动拼死作战。也指人人能独立作战。这个成语来源于《

  • 罄竹难书的出处和典故,背后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罄竹难书,贬义词,拼音:qìngzhúnánshū,意思是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成语出处和典故“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