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绝妙好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绝妙好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54 更新时间:2024/1/16 14:17:26

如何解释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绝妙好辞

【拼音】:juémiàohǎocí

【解释】: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浙江上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脩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曹操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脩:“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脩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脩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轎’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脩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肝脑涂地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肝脑涂地,汉语成语,拼音:gānnǎotúdì,原指惨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生命。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朝时期,朝廷和匈奴为了互相探听虚实都会派使者前去打探,彼此间也都将对方的使者作为人质扣压了。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职务出使

  • 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诟如不闻"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诟如不闻”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诟如不闻】故事的主人公: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诟如不闻】是什么意思?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

  • 成语"义无反顾"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义无反顾【拼音】:yìwúfǎngù【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成语故事】: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的是写诗作赋。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让他在自己身边作官。这时正赶上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由于他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引起了巴蜀

  • 成语"画虎类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画虎类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画虎类犬【拼音】:huàhǔlèiquǎn【解释】: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成语故事】:马援将军曾写信给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听听别人的过失,并学学别人的长处

  • 成语"孟母三迁"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孟母三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孟母三迁【拼音】:mèngmǔsānqiān【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成语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

  • 关于一饭千金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一饭千金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望门投止"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望门投止”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望门投止”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 成语"弹冠相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弹冠相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弹冠相庆【拼音】:tánguānxiāngqìng【解释】: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成语故事】:西汉时,有叫王吉和贡禹的两个人,他

  • 历史文化探索:卖狗嫁女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卖狗嫁女,用卖狗的钱嫁女儿,形容人非常节俭。出自《晋书原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困,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一习一惯。等到他做官以后,本来可以享受生活,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 成语"不得要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得要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得要领【拼音】:bùdéyàolǐng【解释】: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成语故事】:不得要领这则成语的要,即腰,指衣腰;领指衣领。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