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养虎为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养虎为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60 更新时间:2024/1/20 8:11:36

如何解释成语“养虎为患”?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养虎为患

【拼音】:yǎnghǔwéihuàn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两股势力成为义军中最强的力量。刘邦最先攻人秦朝的都城咸阳。项羽不服,集合了大批人马,准备进攻刘邦。刘邦因兵力较弱,不便和项羽大战,便主动退出了关中。

几年后,刘邦罗致了许多忠臣勇将,力量日益强大起来,刘邦便派使者去见项羽,提出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各自保留自己的地盘。项羽因自己的势力逐渐被削弱,无奈只好同意了刘邦的提议,引兵东去。

为此,刘邦感到非常满足,也准备撤军。他的谋士张良陈平进谏,劝道:“如今大王已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各地诸侯又都服从您;而项羽的军队既疲劳,又无粮食,正是衰弱的时候。现在如果不趁这机会消灭他,就好比养了一只老虎,长大了自己要被害的(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遗患也),刘邦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率兵追击项羽,又命韩信彭越等两面夹击,结果项羽大败,在乌江边自杀。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十行俱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十行俱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十行俱下【拼音】:shíhángjùxià【解释】: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成语故事】: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亿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

  • "如坐针毡"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坐针毡”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如坐针毡”是出自《晋书·杜锡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舍人杜锡,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从这不难看出,“如坐针毡”历史典

  • 成语"威武不屈"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威武不屈【拼音】:wēiwǔbùqū【解释】: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成语故事】:孟子说:“真正的大丈夫是实行仁义的人。‘仁’者爱人,‘义’者帮助人,扶危济困,让自己的行为使别人受益。他不必名震四海。当他有机会施展报复时,就会使天下人受益;即使不

  • 成语"助纣为虐"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助纣为虐【拼音】:zhùzhòuwéinüè【解释】: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成语故事】:刘邦进驻咸阳,见秦王宫堂皇富丽,巍峨壮观,宫中美女如云,心中又激动、又高兴,便立即搬入宫中,享受帝王生活。樊哙请刘邦迁出宫中,刘邦不肯,谋士张良劝道:“秦二世荒淫无道,

  • 成语"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反求诸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反求诸己【拼音】:fǎnqiúzhūjǐ【解释】: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成语故事】:相传四千多年前,正是历史上的夏朝;当时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

  • 成语"草菅人命"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草菅人命"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草菅人命”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草菅人命”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草菅人命出处《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

  • 成语"李代桃僵"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李代桃僵"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李代桃僵”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出自一首乐府诗。诗的开头第一句是:“鸡鸣高树巅,……”因此,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就以《鸡鸣》为篇名。这首诗的末后两节,原文是:兄弟四五人,皆为

  • 成语"金口木舌"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金口木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金口木舌【拼音】:jīnkǒumùshé【解释】: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成语故事】:夜久月高风铎响在铜钟的家族中有一种称为“铎”的。它的式样象钟,但

  • 成语"吴下阿蒙"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吴下阿蒙【拼音】:wúxiàāméng【解释】: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成语故事】:三国时,据有江东六郡的孙权,手下有位名将叫吕蒙。他身居要职,但因小时候依靠姐夫生活,没有机会读书,学识浅薄,见识不广。有一次。孙权对吕蒙和另一位将领蒋钦说:

  • 成语"因势利导"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因势利导"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因势利导”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因势利导”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因势利导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因势利导释义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因势利导.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导向正常道路。3、因势利导成语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