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自惭形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自惭形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43 更新时间:2024/1/16 14:17:08

【成语】:自惭形秽

【拼音】:zìcánxínghuì

【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成语故事】: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

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獶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獶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獶,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獶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几乎哄动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獶以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獶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人们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我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亡戟得矛"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亡戟得矛【拼音】:wángjǐdémáo【解释】: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成语故事】:鞍(春秋时属齐,今山东济南市)之战是《左传》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开始时,齐军小胜。齐侯误以为晋军怯弱,不堪一击,命令士兵打败晋军后,再吃早饭战役开始时,一

  • 成语"徐市求仙"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徐市求仙【拼音】:xúshìqiúxiān【解释】:比喻和讽刺某些人长生不老的妄想,也有的用来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办到。【成语故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诞生于邯郸)到齐地琅邪山(今山东省胶南县境内)巡游。当地有个名叫徐市(又名徐福)的方术士得知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便上书说:“在东海之中

  • 成语"惟命是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惟命是从【拼音】:wéimìngshìcóng【解释】: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

  • 成语"不胫而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胫而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胫而走【拼音】:bùjìngérzǒu【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孔融的好友盛孝章住在江东,虽很有才华,但却不被江东的

  • 成语"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废寝忘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废寝忘食【拼音】:fèiqǐnwàngsh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成语故事】:“废寝忘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

  • 成语"​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杀妻求将"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杀妻求将”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或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文献记载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运斤成风【拼音】:yùnjīnchéngfēng【解释】: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成语故事】: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而不失容。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意是:楚国的郢都有

  • 成语"​三马同槽"是什么意思?"​三马同槽"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三马同槽”是什么意思?“三马同槽”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意思就是指阴谋篡权,出自《晋书·宣帝纪》,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马指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父子三人。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三国时期最具智慧的代表,有两位一个是诸葛亮神机妙算

  • 历史文化探索:蓬生麻中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蓬生麻中,汉语成语,拼音péngshēngmázhōng,意思是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出自《荀子·劝学》。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即汉昭帝,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辅政。汉武帝的五儿子刘胥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野心不小,见昭

  • 成语"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害群之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害群之马【拼音】:hàiqúnzhīmǎ【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成语故事】:传说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到一个牧马儿童,就问:你知道具茨山往哪走吗?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