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晏子论社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晏子论社鼠"含义详解

成语"晏子论社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晏子论社鼠"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4/1/19 12:27:35

成语“晏子论社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晏子论社鼠”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晏子论社鼠一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在这篇典故里所表达的内容的是:国君身边的人奸佞小人就像一只社鼠一样,危害力很强,在朝廷上让皇帝不要听取忠臣之话,在朝廷外则百姓们卖弄自己的权势。

一天,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就是那些社庙中的老鼠”。景公很是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晏子回答说:“说起社,就是把木头有秩序的一根根立在一起,然后给他们浇上泥土,老鼠便会来到这里栖居。如果用烟熏赶走这些老鼠就会害怕其中的木头被烧坏,如果用水去浇灌害怕的是会毁害泥土。所以这些老鼠不能够被杀灭,一直存活,结果导致了社庙的问题。国家一样也不列外,君主身边的奸佞之人就如同社鼠一般,迫害忠臣,劝诫君主屏蔽忠诚的劝告。在外面,则欺压百姓,玩弄自己的权势。像这样的社鼠,不铲除他们就会导致国家祸乱。若要杀除,却往往得到君主的庇护,成为亲信。这就是社会的社鼠啊!”

因此,要想铲除此患,就需要国君亲信忠诚人士,远离奸佞小人。否则就会危害到国家社稷。晏子劝诫景公要善用良臣,使景公深切的感受到,身边人的重要性,若运用不当,将可能给自己或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立身而行,亲师友,远小人。这样才能少走些弯路,也能提携我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无妄之灾"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妄之灾【拼音】:wúwàngzhīzāi【解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将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献给楚王,但终究不能生子。赵国人李园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听说楚王不能生育,担心她日久在宫里会失宠,便用党诈的手段,诱使春申

  • 成语"为富不仁"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为富不仁【拼音】:wéifùbùrén【解释】: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成语故事】:战国时,腾国很弱小。当时各国诸侯都为开疆拓土而不断发动战争,尤其是大国诸侯随便制造一个事端就向小国兴兵。战胜之后,小国轻则割地赔款,重则国家从此消失。大国诸

  • 成语"自惭形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自惭形秽【拼音】:zìcánxínghuì【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故事】: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獶母子前来投靠王济

  • 成语"亡戟得矛"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亡戟得矛【拼音】:wángjǐdémáo【解释】: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成语故事】:鞍(春秋时属齐,今山东济南市)之战是《左传》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开始时,齐军小胜。齐侯误以为晋军怯弱,不堪一击,命令士兵打败晋军后,再吃早饭战役开始时,一

  • 成语"徐市求仙"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徐市求仙【拼音】:xúshìqiúxiān【解释】:比喻和讽刺某些人长生不老的妄想,也有的用来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办到。【成语故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诞生于邯郸)到齐地琅邪山(今山东省胶南县境内)巡游。当地有个名叫徐市(又名徐福)的方术士得知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便上书说:“在东海之中

  • 成语"惟命是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惟命是从【拼音】:wéimìngshìcóng【解释】: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

  • 成语"不胫而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胫而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胫而走【拼音】:bùjìngérzǒu【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孔融的好友盛孝章住在江东,虽很有才华,但却不被江东的

  • 成语"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废寝忘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废寝忘食【拼音】:fèiqǐnwàngsh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成语故事】:“废寝忘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

  • 成语"​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杀妻求将"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杀妻求将”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或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文献记载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运斤成风【拼音】:yùnjīnchéngfēng【解释】: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成语故事】: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而不失容。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意是:楚国的郢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