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成语"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5 更新时间:2023/12/14 8:13:08

还不知道成语“始作俑者”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专心致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专心致志【拼音】:zhuānxīnzhìzhì【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成语故事】:古代,有一个名叫秋的下围棋的人,棋艺精湛。有两个学生跟

  • 渐入佳境语出《晋书·顾恺之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渐入佳境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顾

  • 成语"倚门倚闾"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倚门倚闾【拼音】:yǐményǐlǚ【解释】: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成语故事】:齐王的宗族王孙贾,15岁就被召进宫当齐王的侍臣。他母亲很爱他,每当他入朝,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外等他回来。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

  • 成语"才占八斗"是什么意思?"才占八斗"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才占八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才占八斗”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才占八斗】故事的主人公: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曹植(192年-232年12月

  • 如何理解成语"凿壁偷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凿壁偷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凿壁偷光【拼音】:záobìtōu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

  • 如何理解成语"一箭双雕"?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箭双雕”?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箭双雕【拼音】:yījiànshuāngdiāo【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

  • 成语"吴牛喘月"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吴牛喘月”?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吴牛喘月【拼音】:wúniúchuǎnyuè【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成语故事】:在晋武帝时,有一个叫满奋的人,向来都

  • 成语"伤风败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伤风败俗"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伤风败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伤风败俗”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shāngfēngbàisú【解释】: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成语故事】: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

  • 成语"鸡鸣狗盗"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鸡鸣狗盗”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鸡鸣狗盗”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养了食客三千多人,个各都有特殊的才能。一旦孟尝君遭遇困难,食客们一定全力相助,帮他解决困难。秦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因此

  • 历史文化探索:负重致远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负重致远,拼音是fùzhòngzhìyuǎn,负:背着;致:送到。意思是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重任。那么成语负重致远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肩挑重任。负,背着,致,送到。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