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忠言逆耳"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忠言逆耳"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99 更新时间:2024/1/17 2:23:33

【成语】:忠言逆耳

【拼音】:zhōngyánnìěr

【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但见宫室华丽,各处室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越浓。于是,打算就住在宫内享受一番。刘邦的部将樊哙发现刘邦要住在宫中,问他说:“沛公(指刘邦)是想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当一个富家翁呢?”刘邦回答说:“我当然想有天下。”樊哙真诚地说:“臣进入秦宫里,见到里面的珍奇财宝不可胜数,后宫中美人数以千计、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东西啊。望沛公迅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要留在宫中。”

刘邦对樊哙的劝谏不以为然,还是准备住在宫中。谋士张良知道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无道,百姓造反,打败了秦军,沛公才能来到这里。您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应克勤克俭。如今刚入秦地,就想享乐。俗语说:‘忠诚正直的劝告往往不顺耳,但有利于行为;含毒的药吃的时候很苦,但有利于疾病。’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刘邦听了,终于醒悟过来,马上下令府库封起来,关掉宫门,随即率军返回霸上。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尸居余气"出自于哪个典故?"尸居余气"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尸居余气”出自于哪个典故?“尸居余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三国魏明帝临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曹芳只有八岁,为了安排身后的国事,他派人急召太尉司马懿返回京都洛阳。司马懿风尘仆仆进宫时,明帝只剩下一口气。这时,大将军曹爽已在床

  • 如何理解成语"一傅众咻"?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傅众咻”?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傅众咻【拼音】:yīfùzhòngxiū【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成语故事】:孟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

  • 成语"蓝田生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蓝田生玉"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蓝田生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蓝田生玉”的意思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蓝田生玉】故事的主人公: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 成语"尸居余气"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尸居余气"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尸居余气”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尸居余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shījūyúqì【解释】: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成语故事】:三国魏明帝临

  • 成语"劳而无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劳而无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劳而无功【拼音】:láoérwúgōng【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成语故事】:孔子作为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

  • 成语"半部论语"出自于哪个典故?"半部论语"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半部论语”出自于哪个典故?“半部论语”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

  • 成语"青梅竹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青梅竹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青梅竹马【拼音】:qīngméizhúmǎ【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成语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

  • 如何理解成语"亦步亦趋"?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亦步亦趋”?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亦步亦趋【拼音】:yìbùyìqū【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成语故事】:春秋时,孔子的学生颜回对老

  • 成语"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始作俑者”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

  • 成语"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专心致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专心致志【拼音】:zhuānxīnzhìzhì【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成语故事】:古代,有一个名叫秋的下围棋的人,棋艺精湛。有两个学生跟